腰椎间盘疝×线平片及CT影象对比分析.docVIP

腰椎间盘疝×线平片及CT影象对比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疝×线平片及CT影象对比分析

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线平片与CT影像对比分析 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452370) 陈文生 于建彬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21-61岁,以28-40年龄组,53-61年龄组居多。其中前一年龄组占37.5%。后一年龄组约占51.7%。临床47例追诉曾有腰部损伤病史(过度负重史、牵拉、弯腰负重、运动扭伤,不正确用力史等 )。50例有单侧下肢麻木、困疼、活动障碍,9例伴有双侧下肢麻木困疼;并部分伴有下肢局部感觉异常;所有患者临床体检患侧直腿抬高实验、加强试验(+)性。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腰椎平片检查(腰椎正侧位)及CT腰椎扫描(可疑椎间隙常规扫描)。设备为北京万东FSK302-1A500MA×线机,投照腰椎前后位、侧位片。使用30×38(12×15)直放,滤线器(+)性,距离100厘米,中心线 对准脐孔上方2厘米处,通过第三腰椎,与暗盒中心垂直。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同期进行CT扫描,使用日本TOSHIBA-Auklet螺旋CT机,取仰卧位,采用层厚3毫米,层间距4毫米常规扫描。将结果分组对比。 2、×线平片表现 2.1 腰椎曲度变直并椎间隙变窄15例。 2.2正位片腰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可伴有脊柱侧弯畸形),侧位片间隙变窄 18例。 2.3 正位片椎间隙变窄或宽窄不等,侧位片椎间隙前窄后宽,伴或不伴脊柱侧弯崎形23例,(8例同时伴有腰5骶1椎间隙变窄)。 3、×线平片的诊断原则及测量 3.1 腰椎曲度减弱或消失:测量腰椎曲线的弧弦距,即胸12椎体后下缘至第一骶椎后上缘连线与各腰椎椎体后缘连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1.8-2.5厘米。大于或小于正常值即可视为曲度异常。 3.2 腰椎间隙变窄或左右宽窄不等(18例):前后位片椎间隙呈左右宽窄不等并侧弯崎形。侧位片测量椎间隙,数据相对可靠。正常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间隙应依次增宽,下位较上位椎间隙依次增宽0.1厘米以上,若等于或小于上位椎间隙宽度,则具有意义;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间隙,不能低于2/3第四与第五腰椎间隙宽度。 3.3 腰椎间隙前窄后宽(23例):正常腰椎间隙呈前宽后窄改变,分别做上位椎体下终板及下位椎体上终板缘的切线,并于两椎体前缘及后缘分别测量椎间隙宽度,椎间隙呈前窄后宽改变。 CT表现 4.1 椎间盘膨出:病变椎间盘组织结构完整,均匀的突到椎体边缘之外,常是中央性的。 4.2 椎间盘疝:是一部分椎间盘的髓核从撕裂的纤维环部疝出,导致椎间盘边缘局限性的突出,它为局限性的,有助于与椎间盘膨出相鉴别。疝出的椎间盘常仍与母盘相连(脱出),也可不与其母盘相连而游离于椎管内(游离)。 5、结果 5.1 15例腰椎曲度变直并椎间隙变窄患者,其CT提示7例椎间盘变性并膨出; 5.2 18例椎间隙变窄并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患者,其CT提示8例膨出,5例椎间盘疝(4例椎间盘脱出,一例椎间盘游离。); 5.3 23例左右宽窄不等并腰椎椎间隙呈前窄后宽改变患者,CT提示3例椎间盘膨出,19例椎间盘疝,其中12例脱出(5例并腰5骶1脱出),7例游离(3例并腰5骶1游离) 6、讨论 6.1 椎间盘突出症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其常继发于腰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本组病例中青壮年所占比例高达37.5%,说明青壮年发病率也相当高。 6.2 15例腰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中,CT阳性为4例,均提示椎间盘膨出,阳性率26.6%;因此,单纯腰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对诊断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意义较小。 6.3 腰椎间隙左右宽再不等,并变窄18例,CT阳性8例。阳性率44.4%。据此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高度怀疑椎间盘突出症,作出倾向性的诊断,并建议其进一步检查。 6.4 腰椎间隙变窄并前窄后宽23例,CT提示阳性(含膨出、脱出及游离)21例。其中椎间盘膨出2例,椎间盘疝19例。在该组病例中,其阳性率达到90%,由此可以明显看出,×线平片所示椎间隙前窄后宽与CT椎间盘疝有直接的关联性。 6.5 ×线平片对椎间盘疝的诊断与CT比较有其局限性,但在基层医院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线平片对椎间盘疝的临床诊断仍然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影像学》 主编 :Douglas S.Katz、Kevin R.Math、Stuart A.Groskin、 《×线检查技术学》 主编:邹仲 《×线诊断学 》 上海第一医学院(×线诊断学)编写组 《外科学 》 主编 :叶舜宾 《影像诊断学》 主编 :吴恩惠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