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瓦斯防治和矿井通风
第一节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一、矿内空气《板书》
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浮尘。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是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在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和成分上有较大的变化及差别。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板书》
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气O2占(20.96%)、氮气N2(79%)、二氧化碳CO2(0.04)还有水蒸汽微生物和尘埃等。
1.氧气 人体必须不断的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2.二氧化碳CO2 微毒、略带酸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相对密度为1.52%,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CO2对人体是无害的,如空气中CO2超过1%人有呼吸中频率过快,3%呼吸量增加1倍,5%呼吸困难,《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不能超过0.5%。
3.氮气N2 是一种惰性气体,它本身无毒,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但在矿井空气中的氮气含量过高时,会造成高氮窒息事故。
二、井下有害气体的来源及性质《板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涌出的有害气体有:甲烷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氨气NH3《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下表
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 0.0024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02) 0.00025 二氧化硫S02 0.0005 硫化氢H2S 0.00066 氨NH3 0.004
三、矿井通风系统《板书》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式、方法和通风网络的总称,它对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七条规定: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进风井与出风井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种。
1.中央式通风《板书》
进、回风井位置大致位于井田中央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式通风。若进风井与回风井均位于井田中央,且相距很近时(一般为30m~50m),则称为中央并列式通风,如图4-1所示。若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位于井田走向中央上部边界上,则称为中央分列式通风,如图4-2所示。
2.对角式通风《板书》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在两翼的通风方式称为对角式.
3.混合式通风《板书》
井田中央和两翼边界均有回风井的通风方式,即由中央式和对角式两种方式组成的综合通风方式称为混合式通风。不同的通风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各矿井开拓方式及生产布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通风方式。
(二)矿井通风方法《板书》
矿井通风方法以风流获得的动力来源不同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通风动力,使空气在井下巷道中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为自然通风。利用通风机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使空气在井下巷道中流动的通风方法称为机械通风。
在机械通风的矿井中,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分抽出式和压入式。
(三)通风网络《板书》
通风网络可分为:串联、并联、角联和复杂联。每个工作面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四)通风设施《板书》
矿井通风设施是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井下风流流动,实现风流按拟定的路线,定量、定向的流动。矿井通常将引导、隔断和控制风流的构筑物称为通风设施。
所有职工都应努力保持井下的正常通风,爱护矿井通风设施。生产中应注意:
(1)不经通风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准随便损坏和拆除通风设施,否则将导致井下风流混乱。
(2)每次通过风门,一定要随手把风门关好,切不可把邻近的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否则将影响井下正常通风。
(3)调节风门上的风窗木板,不可随意拨动,否则将影响井下风量的正确分配。
(4)井下栅栏、警示牌、瓦斯记录牌、测风站等为通风辅助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毁、摘除、涂改或变更位置等。
(5)如发现通风设施有损坏现象,应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以便及时修复。
案例一
1996年11月27日,山西省大同市某煤矿井下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10人,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约976万元。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混乱,通风设施不齐全,质量差,存在风流短路、跑漏风、串联风、循环风。直接原因是该矿北顺槽正、副巷间未设风墙,造成风流短路,巷内局部通风机无风筒,使全巷处于无风、微风、循环风状态,6号贯眼至工作面35 m处于盲巷,造成瓦斯积聚。电工违章带电检修开关,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进而震起巷道积尘,煤尘参与爆炸。
案例二
1998年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