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天-舒克申
秋 天 ——舒克申 研读讨论 小说塑造了主人公菲利普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热心政治却不懂政治,光有热情没有能力,简单盲从。 想爱却不懂爱,为了政治热情断送自己的爱情,痛苦一生。固执,不知变通。 将一切悲剧原因归咎于玛丽娅,归咎于命运,有一种不自知的逃避。 研读讨论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形成总会带有时代的印痕,说说时代和社会对菲利浦性格发展的影响。 人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因而人物性格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印痕。 菲利浦青年时期就热心于政治,严守条律,步入老年,仍旧热情不减,他所处的社会在几十年间政治变化并不大,具体反映在他身上,表现为简单固执,不肯变通,对年轻时的刻板毫无反思。 研读讨论(5) 小说塑造的这个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 不健全的社会状态导致人心理状态的不健全,在追求所谓的积极社会立场时,更需要自己的头脑和思考。 研读讨论 舒克申非常善于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小说或通过内心独白或借助人物动作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作深入细致的刻画,将他的内心痛苦、矛盾表达得淋漓尽致。试举例简析。 31节: 他走到帕韦尔身边,又觉得不便问,便又回到船舵跟前。他走的时候打车身后面绕过带篷的汽车往里一瞧——是口棺材。这一下,心就明显地疼起来了,紊乱的思绪集成一个念头:是的,是玛利娅。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6分) 细节描写(动作)(1分)。“绕”过汽车,表现出菲利浦内心的紧张和胆怯,不敢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2分);不经意的一“瞧”,显示出菲利浦内心的慌乱和忐忑,他要用眼睛亲证最初判断的真伪(2分)。 这个细节描写,反映出菲利浦内心和外表的巨大反差(1分)内心痛苦异常却仍要表现出淡淡的不经意,这种刻意的压抑反而加剧痛楚的体验。 (1分) 第34节 “应该告别一下”篷车已经爬上陡岸,他才醒悟过来。“至少的告别一下…哪怕看上最后一眼。反正棺材还没有钉死,还能看上一眼!”菲利普觉得这些将玛利亚打他身边运走的人们做的不对,不该一身不吭就运走了。要知道,如果说有谁怀着最大的哀伤的话,那就是他。在灵柩里的是玛利亚。他们到底要将他送到哪里去呢? 第34节 在玛丽娅灵柩前,菲利浦一厢情愿地认定自己是最痛苦最哀伤的那一个,为此,他甚至埋怨起所有人,认为玛丽娅是属于他自己的,没有人有权送走他。 此时的菲利浦内心强烈感受到的都不止痛苦,还有空虚。这种空虚感来自于玛丽娅的离去,一直以来,玛丽娅都在他心底好好活着,有她的生活才有意义,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小说对菲利浦的心理活动刻画细致,或是人物独白或是作者叙述,都生动表现了他失去挚爱后内心的巨大痛苦。 1.小说讲述的是一场人生悲剧,但却插入了一段迎亲描写。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6分) ①自然引出主人公对年轻时的一段感情经历的回忆;(情节) ②一喜一悲,构成对比,使小说情节富于戏剧性,并增强主人公故事的悲剧色彩;(情节) ③将主人公一生的爱情在一娶一葬两个情节中的对照中完整地表现出来,展示其由隐痛到绝望的发展过程;(人物) ④更有利于凸显文章的主题,揭示主人公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由于坚持所谓的“原则”,最终葬送了一生的幸福。(主旨)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研读讨论(6) 小说中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第10节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九月将尽,秋雨以后是秋风,带来了泥泞与寒意。泥浆在脚下扑哧作响。村上百货商店的喇叭里响起了广播体操的音乐,随风飘来时断时续的乐曲声和精神抖擞的莫斯科口音的广播声。村里各处的猪嚎鸡啼这时显得更加扰人和刺耳。 ①点明季节时令,照应小说标题:“ 九月将近,秋雨以后是秋风,带来了泥泞于寒意。” ②渲染凄冷、萧瑟的气氛,为下文悲剧的上演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③描绘出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或社会环境),暗示其性格成因以及他与玛利娅爱情悲剧的社会背景(原因) :村上百货商店的喇叭里响起了广播体操的音乐,随风飘来时断时续的乐曲声和精神抖擞的莫斯科口音的广播声。 ④衬托人物烦乱的心情:“村里各处的猪嚎鸡啼这时显得更加扰人和刺耳。” 2、小说中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风势明显减弱了,天也放晴了,太阳照耀着,但很冷。四周显得光秃秃的,寒气逼人。这也自然,秋天了,秋天怎么会暖和呢? ①是深秋季节的特点,照应上文。(环境) ②也是菲利浦悲凉哀痛心情的外化:他永远失去了玛丽娅,他的生命里再也感受不到任何温暖,而被彻骨的寒意浸透,景物描写在这里成为表达菲利浦心理和性格的有效手段。(人物) 3.小说结尾“秋天了,秋天怎么会暖和呢?”,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分) 借说天气的特点(这符合苏联深秋季节的气温特点)(表层)(1分),暗示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