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学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渗透doc.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渗透doc

在美术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问题的提出: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美术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对审美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然为何慢慢地或丧失学习兴趣,或使学习美术的兴趣不能保持,更有甚者谈美而色变呢?是因为我们老师的业务不够精湛、没有很好研究教材教法、还是责任心有问题?非也!问题在于我们忽略了中学生认知心理上的规律特点,没有把握住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进行施教所导致的。 这就要求把心理学运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充分了解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个性,把握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去引导他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新,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持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把握学习动机,抓住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有时他们想设计一张海报来为活动作宣传,可往往有较好的创意而无法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例如:美术字不行,插图画不好等等,十分得窘迫和无奈;再如,信息社会的今天,班会课、主题活动交流、体育竞赛等留下的数字照片,想把它处理成流动而精彩的的画面又不知该如何办;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不知该如何去欣赏等生活中很实用的艺术技巧……。难道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兴趣吗?不是的,而是我们不知道,不了解他们的需求,总是按照自己的传统的一套来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当然也就望美兴叹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动机,而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在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 从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 2.多血质的学生行为活泼敏捷,但粗枝大叶,能按教师的要求较好完成美术课堂作业。这类学生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一起体验他们的创作过程。比如,在《日用品创意设计》一课上,我让他们上讲台来展示设计草图并作所用材料等创意说明,他们很自信地把自己的设计意图,作品所体现的功能性、艺术性告诉大家,还和老师同学互动呢,带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搞活了课堂气氛。 3.粘液质的学生行为缓慢,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这类学生能与教师授予的知识产生共鸣,但速度慢,所以要给足充分的创作时间并注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不着急也不放弃,养成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及如何提高速度等问题。 4.抑郁质的学生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慢又不表现于外,此类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时一般深思熟虑,谨慎细微,他们常依赖老师的过程性评价,如不给予积极性的评价,他们会很难下笔,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给予指导。 对于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训练的学生,老师应采取耐心的指导;而对于追求时尚,抛弃传统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不要盲目地追求时尚,要学会辨别美,加强民族文化艺术美的教育等。了解学生,正确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同时,教师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四:引导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国著名美学家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曾经说过:“当形状和色彩组成的式样被看成是形象的时候,便有产生了艺术创作,正是凭着这种天赋,艺术家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我们知道,在他们观察体验活动中,已经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体验的能力逐步提高,往往对一件艺术品的造型、色彩、线条等唤起不同层次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然而却不能创作出美术作品来,其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思维不能成功的发现那些能够描写或表现这些形象特征,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引导,创设一种易于发现的情景和方法,把那些看到的,联想到的事物通过造型或色块表现出来。 在课上,我还是运用我电脑美术的特长,因为电脑屏幕上见效快。我在画布上随意地绘制一些单色造型或线条,然后把画布倒过来,让学生想象画布上的造型,我也把我的发现用粗一点的线条表现出来,有点说像一只小狗,有的说像小猫、有的说像猴子、有的说像蘑菇,也有的说像蹲着玩耍的小孩……,真是有一百个欣赏着,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感觉各不相同,于是我便让学生大胆地去发现、想象和创作……。生活中也一样,班驳的树的倒影、变化无常的天空白云、波光粼粼地湖面、远处无限延伸的铁轨、哪怕一堆刨下的木花和卷笔刀下的木屑……,都可以去想象、去发挥、去创作……,一批意想不到的学生优秀创作便应运而生了。 把心理学运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使我们的美术教学更有理论依据,方法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有理想,学生更亲近你和本门学科,学生的能力也获得最大效益的提高,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 参考书目: 1:卢家楣著:《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赵跃庆著:《美术教育与美术教师的素质》载自《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2月版 3.(英)赫伯特 里德著:《通过艺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