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夏感》课堂实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感》课堂实录

《夏感》课堂实录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李享玲 一、导入: 师:我们才告别了夏天不久,对于这个夏天,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1:热。 生2:非常热,很烦躁。 生3:还不赖。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可以吃西瓜。 生4:可以游泳。 师:如果老师希望你为你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一篇作文,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5:写夏天的景色。 生6:写夏天人们的情状。 师:有一个叫梁衡的作家,他将带我们走进《夏感》,去领略夏天的独特魅力。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作者写了哪些景色,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 二、听读课文,走进夏天:(写什么)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范读(师生合作),勾画出自己不会读或易读错写错的字。 学生交流、展示并齐读。 师:请同学们思考:作者笔下,夏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夏天?作者对夏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勾画。 生7:在作者笔下,夏天的总体特点是紧张、热烈、急促。 生8:作者从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等方面写了夏天。 生9:作者对夏天是热爱、赞美的。从文章结尾可以看出。 三、细读课文,感受夏天:(怎么写)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2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夏天哪些典型的景色?抓住了哪些关键词? 学生朗读并勾画。 生10:作者描写了这些景色:“芊芊细草”长成“密密厚发”、“淡淡绿烟”凝成“黛色长墙”、蝉儿(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 师:同学们还能另外补充一些夏天的景物吗? 生11:蛙、荷花。 生12:人们大汗淋漓、穿衣少。 生13:自来水发热。 师:很好,这些典型景物都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所以写景的第一步就是:仔细观察自然,抓住典型景物。 师:那么,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写这些景物呢?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老师举个例子:我看到了细草长成厚发,绿烟凝成长墙,我感受到了一个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 生14:我看到了麦浪在翻滚,扑打着天上的云,公路上的汽车,我感受到了麦浪翻滚雄伟壮丽的气势和动态美。 师:除了从视觉看以外,作者还从听觉、嗅觉、触觉的角度展开描写,你能摹仿老师的分析,在书中勾画“我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感觉)到了什么”,旁批我感受到了…… ,一个同学寻找一句。 生15:我听到了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我感受到了一个热烈活泼的夏天。 生16:我闻到了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我感受到了一个丰收在望的夏天。 生17:我触摸到了热风,我感受到了一个炎热的夏,充满了热烈的夏天。 师:以上句子是从哪些角度写的?描写了什么? 生18:各种感官,描写了夏天蓬勃生命力和丰收在望的美景。 师:这篇课文教我们写景的第一种方法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它可以使你观察景物时眼中有景,耳边有音,鼻闻芳香,身在其境,心里动情。你能用这种方法为秋天写一句话吗? 生19:落叶簌簌的飘落到地面。 生20:秋天到了,一走进校园,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原来是桂花开了。 师:此外,我们在《紫藤萝瀑布》里还学过什么写景方法? 生2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师:请同学们默看第2、3段,左边同学看第2段,右边同学看第3段,勾画相关句子,旁批所用方法,分析其作用。 生22:对比:(1)“芊芊细草”和“密密厚发”对比、“淡淡绿烟”和“黛色长墙”对比,写出由春到夏的变化过程,突出表现夏的蓬勃生命力。(2)“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和“暑气蒸腾下蓬蓬勃发”对比,突出夏天作物的蓬勃有力,生长极快,印象鲜明深刻。 生23:比喻:(1)“好像一锅水……沸腾一样”:本体是春到夏的过程,喻体是水烧开的过程,生动形象表现了由春到夏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本体是麦浪、汽车,喻体是海浪、舰船,形象生动地表现麦浪翻滚那雄伟壮丽的气势。(3)“春之色……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本体是春之色、秋之色,喻体是碧波、嫩竹,夕阳、红叶,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示春之色、秋之色,帮助人们理解。 生24:拟人:(1)“田间那挑着……举着……匍匐……冲刺”,显示出他们旺盛的活力,生命的蓬勃有力。(2)“蝉儿潜……长鸣”:反衬天气炎热,好像知道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扰乱人们的休息。(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表现麦浪的面积之广,气势之足。 师: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你能用一种修辞方法为秋天写一句话吗? 生25:秋天里,落叶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 生26:秋风把枫叶染红了。 师:老师还推荐一种方法:引用积累。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诗词歌曲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恰当地在文中引用,可扩大文章的文化含量,增添文章的辞采,从而得到读者的青睐。如学习本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