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7.30-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ppt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7.30-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7.30-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 第30课  诗 词 五 首 《观 刈 麦》 1.诗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是哪两句? 答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案:表现了农民的矛盾心理,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炎阳灼晒,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更令人心酸不已。 3.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对劳动者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对统治者的批判,希望朝廷能够重视百姓疾苦并减轻农民负担。同时,也抒写了作者对农民的疾苦无能为力而产生的自愧心理。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2.背景介绍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3.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 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 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汤水。(他们)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 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 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 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 边。(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 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卖尽 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粮食,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赤 壁》 1.开头为什么从一支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这一支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做铺垫。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重写。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抑郁不平的心境、怀才不遇的感慨。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晚年居 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唐 代诗人。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 李杜”。著有《樊川文集》等。代表作有 《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过华 清宫》等。 2.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后,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3.译文 一把古老的断戟沉落江底,流逝的岁月也未使它销蚀,拿起打磨洗净的断戟,我认出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那历史形势将整个改变,)那美丽的大乔、小乔,就只能被永远锁在铜雀台里了。 《过零丁洋》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 答案: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烽烟四起,艰苦抗元。 2.诗中颔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比喻和对偶。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通过比喻和对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与遭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庐陵人。南宋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 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作品有《过零丁 洋》《正气歌》等。 2.背景介绍 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机,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脱逃。后继续转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写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3.译文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在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