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历史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知创办《上海新报》的目的是互通商业信息。 答案:D 2.(2014·南京高一检测)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解析:《中外纪闻》《国闻报》都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国民报》是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报刊,故A、B两项不是三者的共同点;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项是其共同点。 答案:C 3.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解析:《大公报》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B、D三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 答案:C 4.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  ) 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②男女平等的观念 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 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来看,其背景为民国成立,①④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C5.(2014·合肥高一模拟)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报纸是第一媒介,可以迅速传递信息,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故①②正确;图中文字“宣统元年”即1909年,而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发起,故③错误;④属于古代印刷技术,可排除。 答案:A 6.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答案:C 7.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对此表述不当的是(  ) A.读报和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 B.电影广告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C.妇女地位空前提高 D.女子穿旗袍成为一种时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题中图片可知,报纸刊登电影广告,A、B两项正确。从阮玲玉照片可知旗袍成为当时的时尚,但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空前提高,C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 答案:C 8.(2014·广州高一模拟)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金公园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具有现代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不可能看到(  ) A.一对年轻人拿着报纸阅读新闻 B.看国人所造汽车,长中国人志气 C.看到电影,但没有声音 D.有人穿西装革履,有人穿长袍马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能力。中国人自己制造汽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故B项错误。 答案:B 9.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化大革命”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20世纪80年代符号:自行车、网上聊天、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解析:“中山装”出现在民国时期;C项“买办”出现在清末,“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可能存在;D项“网上聊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C、D三项。 答案:B 10.(2014·南京高一检测)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