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及施工控制技术
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控制技术
摘要:通过对正在施工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遇到的围岩大变形问题的分析研究,对围岩大变形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工艺和改善和支护参数的优化,为我国今后长大深在对埋隧道工程大变形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大变形 支护参数 工序化注浆
0、引言
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穿越高地应力区以及遇到软弱围岩体,常导致软岩大变形等相关地质灾害。根据大量文献检索结果显示,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已困扰地下工程界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的迅猛发展,其长大、深埋的特点日趋明显,而在一定的围岩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下等则往往易于发生围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围岩大变形是一类危害程度大、整治费用高的地质灾害。目前正在施工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也因围岩大变形不得不加强初期支护,增加工程的投入。
1、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的概述
1.1软弱围岩大变形的定义
关于围岩大变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和明确的定义。有的学者提出根据围岩变形是否超出初期支护的预留变形量来定义大变形,即在隧道施工时,如果初期支护发生了大于25cm(单线隧道)和 50cm(双线隧道)的位移,则认为发生了大变形。然而也有的学者认为,不能从变形量的绝对值大小来定义大变形问题,具有显著的变形值是大变形问题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由剪应力产生的岩体的剪切变形发生错动、断裂分离破坏,岩体将向地下空洞方向产生压挤推变形来定义大变形。
1.2预防和控制软弱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措施
要预防和控制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的大变形,首先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选择相应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在施工中始终遵循“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21字方针。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强化施工工序标准化,依据超前地质预报,指导现场施工,严格支护措施
木寨岭隧道位于甘肃省岷县进内,进出口高程为2木寨岭隧道为单线双洞隧道,全长19110米。木寨岭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洞身穿越木寨岭高山区,特殊不良地质有湿陷性黄土、滑坡、泥石流、岩堆、炭质板岩及断层。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有11条断层破碎带、3个背斜及2个向斜构造,属高地应力区。为极高风险隧道,是本标段控制性重点工程。气候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214.9小时,年平均气候4.9--7.0℃,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无霜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96.5毫米,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7#斜井和正洞开展以拱架调整为主的分阶段支护参数现场试验以及应力释放等试验,并将优化后的支护参数应用于其它斜井施工中。同时,斜井变形段支护参数的优化结果也为正洞支护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基础。
(1)应力释放试验成果
前期在7#斜井进行超前大钻孔和超前导洞应力释放试验。
超前钻孔试验设计图和试验现场图片
试验段与对比段监测数据
里 程 沉降终值(mm) 平均值(mm) 水平收敛终值(mm) 平均值(mm) 对比段 斜800 49 51.7 195.06 237.71 斜795 62 212.25 斜790 44 305.83 超前钻孔试验段 斜725 24 26.3 152.93 162.67 斜720 29 182.49 斜715 26 152.58 (2) 正洞台阶法变形控制试验
正洞超前导洞扩挖法试验位于正洞右线DYK188+045~ DYK188+075。
三台阶法施工图片
三台阶施工中台阶变形
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时,平均拱顶下沉值为67.94mm,最大水平收敛为164.23mm,上、中台阶收敛值相对较大,施工效率约为1.3m/d。通过台阶变形分析表明,上台阶施工是应力调整的主要阶段,施工中要防止发生上部坍方。在中台阶、下台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锁脚锚杆的施做,仰拱快速闭合是控制变形的关键。
各台阶施工变形分布平均比例
中台阶开挖前 下台阶开挖前 仰拱开挖前 衬砌前 拱顶 32.79% 35.60% 24.16% 7.45% 上台阶拱脚 57.67% 21.93% 16.14% 4.25% 中台阶 57.58% 39.74% 2.86% 下台阶 98.34% 1.66%
(3)支护参数调整优化应用
大战沟正洞段右线重庆方向支护参数应用:
阶 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里程 Dyk187+905~996 Dyk187+996~Dyk188+034 Dyk188+034~125 Dyk188+125~345 围岩情况 二叠系下统板岩夹砂岩 下统板岩夹砂岩夹灰质板岩 二叠系下统板岩夹灰质板岩 二叠系下统板岩 支护参数 H175型钢拱架,间距0.5m/榀 超前导洞试验段 H175型钢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