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方案-精品课程
北京协和医学院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
申 报 表
所 属 院 所 北京协和医院
课程名称(中文) 放射诊断学
(英文) Diagnostic radiology
课 程 类 别 □公共课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所属专业 临床医学
开设学期 大学第五学年-第六学年
课 程 负 责 人 金征宇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bjdanna95@
申 报 日 期 2008年 10月 20日
填 写 要 求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授课对象是指本科、研究生或高职大专。
开课年限是指开设本门课程的年限。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金征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0年10月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
职务 主任医师 电 话 学 位 学士 行 政
职 务 科室主任 传 真 所在学系 放射诊断学 学科专业 临床医学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邮编 100730 E-mail Jin_zhengyu@163.com 研究方向 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1-2
教学
情况 近两年授课、教学研究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循环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理论课,2学时/年,2届,共约200名学生;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理论课,2学时/年,2届,共约200名学生;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理论课,2学时/年,2届,共约200名学生;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理论课,2学时/年,2届,共约200名学生;
介入放射学总论,理论课,2学时/年,2届,共约200名学生。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曾经1993-1997连续5年担任实践课任课老师;
近2年来共承担八年制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4名,全国统招博士生毕业共4名。
1-3
学术
研究 近两年科研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科技部863专项课题,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综合评价及分子影像研究,课题负责人,2008-2010;
霍英东科研基金,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2006-2008;
卫生部重点课题,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和主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筛查与分级评估,2003-2007;
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和主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筛查与分级评估,2002-2006。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n Tumor Imaging: 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 MRI,第二作者,2007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agnetic resonance myocardial delayed enhancement, Chin Med Sci J,第二作者,2006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viability with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mparison with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hen Med Sci J,第二作者,2006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64层螺旋CT初步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
64层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搭桥血管成像比较,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