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胶黏剂及胶黏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黏剂及胶黏作用

两千年前的秦朝用糯米浆与石灰作砂浆粘合长城的基石,使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 秦俑博物馆中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的制造中,用了磷酸盐无机胶黏剂。 公元前200年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到上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目前,与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产量比较,胶黏剂只占第五位,但年增长速度则居第一位。 目前,胶黏剂的应用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据报导:国外在生产一辆汽车中要使用5~10kg胶黏剂;一架波音飞机的粘接面积达到2400m2 ;一架宇航飞机需要粘接30000块陶瓷片。 粘接使用的部件由原来机内装饰、非结构件、发展到结构件、受力件,甚至整个机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不同行业对胶黏剂及粘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1997年世界胶黏剂总需求量为1700万吨,预测2010年将达2500万吨。 我国目前已有1200多家企业,品种牌号3000多个,胶黏剂生产能力300万t。其中产量最大的仍然是三醛胶(酚醛、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和乳液型胶,二者分别占总产量的45.2%和29.2%。 从市场应用看,建筑业用量最大,约占总胶量51.8%,其次是纸包装业,约占总胶量的12.6%,第三是制鞋业,约占9.0%。 木材胶黏剂用量日益扩大增多,全世界木材胶黏剂产量占胶黏剂总产量的3/4,如美国约60%的合成胶黏剂用于木材加工业,俄罗斯为79%,日本为75%,在我国60%~70%的胶黏剂也用于木材加工业。 2010年我国合成胶黏剂的需求量达到480万-500万吨。2004年中国大陆胶黏剂产量总计379万吨 。 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飞快发展,纳米材料等新材料、新技术在胶黏剂工业中得到应用,今后胶黏剂的性能将更加优异,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 2、按用途 3、按胶接强度 4、按胶的形态 5、按固化方式 胶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 1.胶接接头有良好的疲劳强度,较高的剪切强度,优异的密封和抗腐蚀性能; 2.胶接件外型平滑,其结构重量减轻,结构寿命延长; 3.胶接可以粘接不同性质的材料,异型、复杂部件及大型薄板结构,适用于一些传统连接方法无法解决的场合; 4.可以满足某些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绝缘、导磁、抗震等。 目前产量 用途:粘接、密封、维修 应用领域: 建筑、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机械、化工、轻工、船舶、医药卫生、农业、文化体育等各行各业。 低甲醛释放量脲醛胶(环保) 热熔胶不使用有机熔剂,是近年来我国需求增长最快的胶种,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聚氨酯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制鞋、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而且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胶种之一。 有机硅胶粘剂将成为我国建筑用密封胶的主导胶种。 高性能环氧树脂胶电子工业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建筑业用环氧结构胶。 汽车用pvc塑熔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发展,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高性能合成胶粘剂正在异军突起:力学 性能和功能性;工艺具有可操作性。 2、环保型水基和热熔型等无溶剂胶粘剂成为我国市场的主流。 3、新技术、新工艺在胶粘剂应用中,以微胶囊、双液混喷、辐射法、紫外光固化法和互穿网络法等为代表的新的生产技术,新包装工艺。 组成及其作用 填充剂   填充剂也称填料,一般在胶粘剂中不与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作用是增加胶粘剂的稠度,降低膨胀系数,减少收缩性,提高胶结层的抗冲击韧性和机械强度。   常用的填充剂有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粉末,玻璃、石棉纤维制品以及其他植物纤维等,如石棉粉、铝粉、磁性铁粉、石英粉、滑石粉及其他矿粉等无机材料。 增塑剂(plasticizer) 四、胶接机理 ② 胶粘剂分子的移动、扩散和渗透 解释不了胶粘剂与被胶粘物之间的胶接 力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 2. 解释不了胶接强度大小与分子间的分离速度关系。 3. 解释不了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反而胶接强度降低。 4. 解释不了水的影响。 化学键理论 化学键理论认为粘合剂与被粘合物之间除存在范德华力外,有时还可形成化学键。化学键的键能比分子间的作用大的多,对提高胶接强度和改善耐久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优点: 对胶接现象可以部分解释。 缺点: 无法解释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胶接现象。 扩散理论 观点: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