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及概率回归分析.docVIP

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及概率回归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及概率回归分析

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及概率回归分析 摘 要:本实验为掌握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的半致死剂量(LD50)。通过预实验,得到实验剂量的上限剂量对数值(Xk)和下限剂量对数值(X,),实验组间距(d),再确定实验组药物浓度。实验设1个对照组,7个实验组药物浓度分别为15. 85,19. 50,23. 99,29. 51,36. 31,44. 67和54. 95 mgjL。每个实验组放置雌、雄蟹蟹种各10只,平均体重(5. 95plusmn;o.48)g。以一次性给药方式,观察和记录24 h和48 h实验蟹种的死亡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中概率单位程序进行概率回归分析。实验结果显示,7个实验组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24 h急性毒性试验死亡率分别为O、O、0.15%、0.35%、0.85%、0.95%、100.O%、100.O%。直线回归方程:Y= 16. 104 1”-11. 519 2 log(Dose),R2一o.897 4(Pgt;O. 8)。24 h半致死剂量(LD50)为25.004 86 mgjL,95%可置信区间23. 313 96-26. 806 31 mgjL。48 h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蟹种在24 h基础上均无死亡。 关键词:聚维酮碘;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SAS 聚维酮碘( povidone iodum,PVP I)又称碘伏、强力碘等。是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与碘络合而成的不定型络合碘,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聚维酮碘以结合碘形式存在,只有少部分为游离碘,在溶剂中逐渐释放游离碘,起到缓释作用,具有极强的杀菌力和广泛的杀菌谱口_。]。聚维酮碘曾选用于美国阿波罗航天计划太空实验室消毒而闻名于世,被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典、马丁代尔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入,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消毒杀菌产品。 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为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经济动物,其生活周期有三个阶段4]。在海水中孵出经脱壳变态为大眼幼体,淡化后在淡水中变态生长为蟹种,最后养成为成蟹。各生长阶段面临着生理、生物和机械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为获得安全和便于操作的中华绒鳌蟹蟹种消毒药物,实验选择聚维酮碘,通过对蟹种的急性毒性试验,了解和掌握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的半致死剂量( LD50)。旨在为中华绒鳌蟹养殖过程中的消毒和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和指导。 1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实验药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碘(C6 H912 NO),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级产品。中华绒鳌蟹取自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淳河蟹养殖基地培育的长江双年系Fl代蟹种。实验用水为曝气自来水。玻璃水族箱大小为(90times;30) cm。 1 2 实验方法 1.2.1 急性毒性试验实验中华绒鳌蟹蟹种选择无病症、步足完整的健康个体。实验室暂养7d,投喂蛋白含量为32%,青岛六和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蟹种配合饲料。实验前停食ld,排空肠道,实验期间不喂食。实验水体体积0. 29 m3,水深10 cm,pH值6.5~8.5,水温19.3℃。24 h气泵充气,确保溶氧5.O mg/L以上。实验采用一次性给药,观察和记录24 h和48 h实验蟹种的死亡情况,以玻棒轻触实验蟹种不动即判断为死亡。 实验设1个对照组,7个药物剂量组。每个实验剂量组放置雌蟹蟹种和雄蟹蟹种各10只。预实验设8个药物剂量为O,8.O,16.O,20.O,25.O,32.O,64.O和128.O mg/L。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实验剂量的上限剂量对数值(Xk)和下限剂量对数值(X.),依据实验组间距公式d一(Xk Xi)/(G- 1),dlt;0.155 (0. 08~0.10)],计算实验组药物的对数剂量。 1.2.2 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AS/STAT@13.1统计软件中概率单位程序(PROBITProcedure)进行概率回归分析5]。概率单位程序选择以药物对数剂量[logio (Dose)]作为自变量,死亡概率单位为应变量,利用最大可能率估计法找出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模型:Y”bo+b.times;l0910 (DOSE);模型的适合度和概率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由选项LACKFIT和INVERSRCL定界。最后根据模型估算的概率值与实际估算值进行比较,以PREDPPLOT图表示两者间的吻合程度。 设药物分组标志为A,剂量为DOSE,各次试验的死亡数为R,试验动物数为N,计算药物的半致死剂量(LD50)。 SAS程序: DATA a: Input a dose r n; PROC PROBIT LOG10: MODEL r/n”dose/LACKFIT INVERSECL; BY A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