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对矿泉水中致病菌杀灭效果对策.docVIP

臭氧对矿泉水中致病菌杀灭效果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臭氧对矿泉水中致病菌杀灭效果对策

臭氧对矿泉水中致病菌杀灭效果对策   .Gpc796 { display:none; }  臭氧消毒可迅速杀灭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各种病菌、病毒等微生物。世界卫生组织对其灭菌功效曾归纳比较,臭氧与其他杀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依次为:臭氧(O3)gt;次氯酸(HClO)gt;二氧化氯(ClO2)gt;银离子(Ag+)gt;次氯酸根(ClO-)gt;高铁离子(Fe3+)gt;三氯胺(NCl3)。因此,臭氧消毒作为氯消毒的替代方法,在水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厂家为了使微生物指标达标不断加大臭氧投放量,但当原水中有溴离子时,臭氧消毒可以产生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溴酸盐是一种2B级潜在致癌物,具有一定DNA和染色体水平的遗传毒性[1]。因此,利用臭氧消毒时,在微生物达标的情况下还需考虑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的问题。  《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国标规定,除臭氧外,矿泉水在水处理中不允许添任何物质进行化学消毒和处理,且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的限量为10 mu;g/L。因此,随着中国瓶(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的迅猛发展,原水含有溴化物的企业必须解决矿泉水中致病菌污染和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饮用水均存在溴酸盐超标问题[2-5]。张永清等[6]对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实施前后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溴酸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国标实施前,35份(来自13家企业)水源水和48份(来自20家企业)成品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率分别为11.43%和35.42%,520份(来自59家企业)矿泉水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42.12%;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国标实施后,33份(来自20家企业)水源水和34份(来自27家企业)成品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率分别为30.30%和17.65%,105份(来自46家企业)矿泉水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18.10%。国标的实施使矿泉水成品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和溴酸盐超标现象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因此,优化饮用水臭氧工艺,使之达到既能有效杀灭致病菌又能控制消毒副产物溴酸盐超标产生的目的,对于饮用水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汇报 http://wW/sixianghuibao/  本研究针对天然矿泉水中的2种致病菌指标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流动杀菌试验研究了臭氧对二者的杀灭效果,为饮用水生产中致病菌和溴酸盐的有效控制、进行臭氧消毒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臭氧杀灭效果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为臭氧消毒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试验菌株为大肠杆菌ATCC8099、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粪链球菌ATCC29212,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提供。蠕动泵(兰格YZ1515x型)购自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臭氧发生器(OZ-3G型)购自广州市康利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臭氧检测仪(HKM型)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制备 将标准菌株接种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制成菌悬液。  1.2.2 臭氧水的制备 将OZ-3G型臭氧发生器利用空气源氧气产生臭氧,由气体分散器通入超纯水,制备不同浓度的臭氧水。  1.2.3 臭氧浓度的测定 采用国标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方法(GB11898-89),臭氧与DPD试剂反应,样品溶液呈红色,利用便携式臭氧检测仪进行检测。 思想汇报 http://wW/sixianghuibao/  1.2.4 中和剂鉴定试验 以大肠杆菌ATCC8099为代表,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要求,试验设计6组,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第1组无菌落生长或仅有极少数菌落生长;第 2组较第1组多,但较第3、4、5组为较少的菌落生长;第3、4、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落生长,菌悬液浓度在1times;107~5times;107 CFU/mL,其组间菌落数误差率应不超过15%;第6组无菌落生长,表明所用中和剂及其浓度适宜。  1.2.5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吸取一定浓度的臭氧水4.5 mL于含有0.5 mL菌悬液的无菌试管内,用漩涡混合器混合10 s;静止放置,作用至预定时间;吸取0.5 mL至4.5 mL中和剂试管中混匀,中和作用10 min后取样液0.5 mL进行10倍稀释,选择合适稀释度取0.5 mL接种于平皿中,做活菌培养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