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应用探究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应用探究
作者:崔鲜一彭玉梅 程渡马恒宇金娟胡秋芳
论文关键词:计划火烧 火状况 草地火管理
论文摘要:火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草地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长期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起着作用。草地火管理可用计算机模型予测自然火烧或计划火烧等火行为,来取得可予测的资源管理目标,开展研究和监测保证。
1 前言
火是环境的自然组分,也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我国草地火生态研究,据文献考证在《管子》、《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等古籍中,早已有野火法令和火应用等记载。近代草地火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91年我国周道玮博士有关火成因子和火频次、火积累量法的理论,出版专著论述,为我国近代草地火生态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引起了草地界和生态学者的重视。
2 草地火灾的生成原因
草地火是燃烧产生的一种现象,亦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生态意义上的火烧称为野火(Wildfire)。草地火灾包括草原、山地林区和一切植被的火灾,主要由于雷击、闪电、滚石磨擦和长期气候干旱等原因而发生的自然火源,而人为因素也是我国发生草地火灾(包括山地火灾)的主要因素。所以草地火是物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可燃物结构和化学特性对火类型生态系统中植物火适应性所产生的影响。亦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中长期地起着重要的作用。
火状况由火强度(fireintensity)、火烧季节——时间(Season-timeofoccurrence)、火频次(firefrequency)、面积(size)和格局(Partten)等因素组成。周道玮博士有关火成因子和火频次、火积累量法的理论,即说明在不同火状况和不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重要性。火强度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火烧所释放的能量,可用来判断对草地(山地)植被所产生的潜在拢动能力。火强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火强度(I)=HXWXR
H代表可燃物的能量值或热值;
W代表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可燃物量或能量值;
R代表扩展速度
火强度对草地地上部分影响极大,而对地下部分影响不大。火烧季节——时间和火频次对草地影响很大。对火燃烧性一般用S/V比值(即可燃物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来作为重要参数。S/V比值增加则燃烧速度越快,呈线性增加,但对计划火烧点燃时间的变化却相反。草地主要禾草具有较高的可燃性,叶片S/V比值在44·6~363·2cm2/cm3、茎秆S/V比值在189·1~380·5cm2/cm3之间,从点燃至自然所需时间与S/V比值的对数呈反比,而与禾草叶片的厚度成正比。
3 草地火灾发生的因素
3·1 我国北方草地火灾发生的因素
在我国北方(N36。~44。、E76。~104。)即新疆、青海、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行政管辖区内,草地面积辽阔,由于气候干旱少雨、风大等不利因素,经常发生雷电和人为的火灾事故。大面积天然草地自春季地温回升后,地温保持0℃以上即开始萌发返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草地净第一性产量亦随着增加,至8月份达到了最高产量,也是植株营养成分最丰富的时期。待秋季来临,随着气温下降,至11月上旬植株开始枯黄,草地的地上部分便成为立枯凋落的可燃物。草地火俗称“野火”,枯落物被火烧后,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指标也逐渐增加。火烧是一项干扰因素,可燃物的物理特性中,可燃物湿度是影响火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草地可燃物化学组成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两者占50%~75%,热值为15·1~18·5J/g)、木质素(占15%~35%,热值为22·3~24·5J/g)和矿物质及萜、松香等提取物,其中无硅灰分和提取物是可燃物的两项特性,如内蒙古东部羊草草地灰分为6·5%,提取物为0·21%;内蒙古锡盟针茅草地灰分为5·3%,提取物为0·17%;东北西部羊草草甸灰分为7·2%,提取物为0·22%。在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林区松树树枝的萜、松香等提取物占0·5%~4·8%,热值达32·5~34·6J/g。同时随着可燃物降解和点燃等一系列反应,即成为火行为。火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风速、风向、风的稳定性、可燃物总量和可燃物湿度等。草地可燃物表面床的体积密度表示可燃物排列疏松情况,如内蒙古贝加尔针茅杂草群落草地为0·33~0·86kg/m2,东北羊草草地为0·54~1·03kg/m3,西北半荒漠草地为0·19~0·51kg/m2。草地火经燃烧5~10分钟后,扩展速度能稳定,火强度达300~500kw/m时,则开始产生火星。可燃物量决定火强度,而可燃物产生量和积累速度决定火频次。我国北方草地属长冷型,最冷的12月、1月、2月平均气温在-1·3℃~-8·5℃之间,草地可燃物积累量较多,易发生草地火情。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