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疫苗在池塘养殖中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鱼疫苗在池塘养殖中应用

草鱼疫苗在池塘养殖中应用 为有效控制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和肠炎病这四种疾病的发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于2016年在松江试验片立项进行《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联灭活疫苗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取得显著成效。 草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淡水养殖业最大宗的养殖品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肠炎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养殖户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制约了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控制上述“四病”的发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于2016年在松江试验片立项进行《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联灭活疫苗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取得显著成效。总结如下,供养殖同行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塘 试验设在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相邻标准化池塘2口,东西长、南北宽,面积均为10亩,有效水深2.5m,淤泥厚度le;20cm。各配备一台自动投饵机和一台叶轮式增氧机(3KW)。3月16日,试验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75kg/亩。 2.鱼种 试验鱼种为越冬后的一龄大规格草鱼鱼种(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培育),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害。3月22日用二氧化氯对暂养塘草鱼鱼种进行消毒。 3.疫苗来源、保存、配制与注射剂量 疫苗为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研究室流行病学与免疫防控岗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提供的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500尾份/瓶)与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联灭活疫苗(100ml/瓶)。草鱼出血病疫苗-10℃以下保存,细菌性三联灭活疫苗4℃保存。本试验草鱼鱼种平均规格为0.3kg/尾,按照使用说明,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联灭活疫苗的注射计量为0.3ml/尾。疫苗配制为1瓶草鱼出血病疫苗配1.5瓶三联灭活疫苗,注射鱼种500尾。 4.疫苗注射 3月28日注射疫苗。疫苗注射前,检测试验塘水体水质,指标为:溶解氧6.26 mg/L、pH7.8、水温13.5℃、氨氮0.122mg/L、亚硝酸盐0.05mg/L,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注射工具:可调连续注射器、7#注射针头、排气针等注射用器均用75%的酒精消毒。疫苗现配现用,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无鳞处,针头与鱼体呈30deg;~40deg;斜角,向头部方向进针,进针深度0.5cm左右,以不伤及脊椎骨为准。鱼种注射疫苗后,用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10分钟后放入试验塘。试验塘每亩放草鱼鱼种945尾、鲢鱼种50尾、鳙鱼种30尾、鲫鱼鱼种100尾(表1)。 5.注射免疫后管理 疫苗注射时,草鱼鱼种因在环境胁迫(拥挤胁迫、捕捉胁迫、体表损伤等)的作用下,机体抗病、抗逆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鱼种投放养殖水体后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预防细菌性疾病。同时,检测水体的理化因子,确保水质良好;免疫后的前15天内,每日拌料投喂一次维生素C,用量为50g/40kg饲料。 二、饲养管理 1.日常管理 饲料投喂以颗粒饲料为主、辅以青饲料相结合。颗粒饲料为浙江明辉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6036#混养饲料,粗蛋白含量ge;28%,养殖期间依据鱼体大小选择适宜粒径的饲料投喂。日投喂3次,日投饵率为鱼体质量的2%~5%。投喂时坚持“四定”原则,并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摄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青饲料前期以黑麦草为主、后期以苏丹草为主,投喂量以6h~8h内吃完为准。 养殖期间,每7天~15天抽排底层水并加注新水1次,每次20cm~25cm,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25cm~40cm。每7天~15天对水体理化因子进行检测1次。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调控,使水体水质保持良好状态。 合理使用增氧机。高温季节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h~2h,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作用,增加池塘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改良水质;阴雨天夜间提早开启增氧机,以防止“泛塘”发生。 2.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根据草鱼疾病的流行规律,尤其在鱼病高发季节(6月~9月),用二氧化氯、生石灰等消毒剂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过度繁殖。每月一次生长检测,并镜检病原,发现问题,及时科学处理。 三、试验结果 1.病害情况 试验从3月底开始到l1月初结束,期间未检测出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败血病症状,仅发生1次肠炎病和1次锚头蚤病。肠炎病采用二氧化氯消毒2次并减少饲料投喂量;锚头蚤病采用锚头专杀全池泼洒1次后均得到有效控制。试验期间的单位药物成本为153.05元/亩。 2.效益情况 从表2、3可以看出,试验塘草鱼的平均成活率、平均产量与平均单位利润分别95.25%、1422.25 kg/亩、2784.15元/亩。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