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集-6
张中丞传后叙
[原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和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蜜。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有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顾忌,竟和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和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城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为贼抗而不降乎?当儿围守时,外无蚍蜉蚊子之援,所欲忠者,国和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惧死,独蒙愧虽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和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次诟远。此又和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过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屡道和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和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云中过泗州,船上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巾失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著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嵩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认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人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和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毫、宋间。或传嵩有田在毫、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生诣州讼理,为所死。嵩无字。张籍云。
。[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的夜晚,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仍感到遗憾的是,它有遗漏之处;没有为许远立传,又不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请来了张巡,他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的权柄交给张巡而处于张巡的领导之下,保全了名节。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虏,只是死的时间跟张巡前后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理解他们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怀疑他是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许远果真怕死,何苦守卫着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所爱之人的肉,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当他百围城中坚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是国家和君主而已,而敌人告诉他们唐朝已经灭亡了,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敌人却越来越多,一定拿他们的话当做真的。外面毫无援兵可等待而还在拼死守城,人吃人将要吃光,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期而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可了。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惟独自己蒙受羞愧和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发议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守睢阳城的西南和东北,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责骂许远。这有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什么两样。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