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技术发展
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技术发展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重要细菌性疾病,是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抗体调查
笔者整理了2006-2011年国内研究者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不同地区猪群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抗体进行检测的结果报道总结出以下几点:
(1)国内普遍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参考的文献所调查的区域包括了四川、青海、福建、湖北、唐山、宁夏、安徽、江西、新疆、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广东等共14个省(市),抗体阳性率在9%~60%间不等,可以推知,该病在国内猪群中普遍存在。
(2)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国内的猪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文献血清学调查所涉及的阳性率与时间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见表1),并依表中所得数据绘制了该病在2006-2011年间流行趋势图(见图1),可以看出:自2006年后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在此提醒养殖者:应适时将该病的防治计划纳入到日常疾病防控工作中。
(3)发病率与日龄相关。在与日龄相关性调查的报告中,冯小明[1]、李大明[2]、白刚[3]等认为断奶前后及保育猪的发病率较高,而贺英[4]、李天艳[5]等认为母猪的发病率较高。笔者发现,该病在临床中发生的日龄与猪只的被动免疫抗体水平、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有关,对某一指定的猪群而言,应综合考虑发病日龄与猪群特异性免疫力的相关性、其它疾病诱发该病发生的可能性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该病。
图1 2006-2011年副猪嗜血杆菌病
感染抗体阳性率流行趋势图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学调查
2003-2012年间国内学者应用核酸检测方法对不同地区猪群进行检测的结果:2003年11月-2005年4月,尹秀凤等对江苏、上海、安徽、广西、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市送检的159个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其阳性率达48%,其中广西、上海、江苏等地患病仔猪HPS感染阳性率分别达81%、47%、39%,而山东、河南、湖北等地较少或没有检出HPS,且不同日龄发病情况不同,0~31日龄、31~50日龄、51~80日龄、81日龄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11.8%、76.3%、10.5%、1.3%,可以看出,仔猪在保育期死亡最多[6]。2006年11月-2010年3月,马琳等对广西各猪场采集的305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达4.59%[7]。2007年9月-2008年9月,何丽丽等对广东372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PS分离率达24%,HPS感染阳性猪场15个,猪场平均阳性率达40.54%,且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猪场都不同程度的伴有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的感染[8]。2009年5月-2010年11月,禤雄标等对广西86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PS分离率30.2%,且存在与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9]。2010年,周玉龙等采对黑龙江送检的43份病例(70头病死猪)进行检测,阳性率达18.60%,且多与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等混合感染[10]。同年,郭龙等对湖北、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北、福建、山东、上海等21个省市的发病猪场的6124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4 086株致病菌,其中HPS 1 161株,占28.4%,其中浙江、湖北、河南HPS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0.8%、22.8%、20.5%[11]。2012年,张岩等对新疆石河子垦区疑似病料105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27.62% [12]。
2.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血清学流行情况调查
近几年,虽然该病流行范围很广,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其中以4、5、13血清型最为流行。在西班牙、加拿大美国、德国、日本以4、5血清型为主,在澳大利亚和丹麦以5、13型为主。表2列出了不同国家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型出现的频率:
根据笔者对国内报道的文献整理,2005年-2010年间,国内猪副嗜血杆菌病流行的血清型以4、5型为主,其中血清4型感染率在16.1%~28%,血清5型感染率在19%~26.4%;其次是14、13与12型,而15个血清型分布于全国各地,可以说4型、5型是国内猪群中流行的优势血清型。
2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1 疫苗预防
由于该病是败血性疾病,体液免疫起着主要保护性作用。免疫后备母猪即可提高母源抗体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