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诗歌情感把握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教学设计明星学校:杨 锋【教学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品味感悟 合作探究 自主创作【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1分钟)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艺术,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是一首诗的灵魂,我们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才能称得上真正地读懂了一首诗。所以这堂课就跟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希望帮助大家能真正读懂诗歌。二、研读文本(30分钟)(一)、走进诗歌(5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以下两首诗歌,看看诗人传递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并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悯 农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明确:第一首诗表现对农民的同情,从题目《悯农》中可以直接看出。“悯”字便是这直接抒情的字眼。《思远人》、《最爱东山晴后雪》中的“思”、“爱”也是这种类型。赏读第二首诗歌(先不展示题目),表达了什么感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明确:从“孤灯”“梦难成”大致可以揣测到是孤寂的情怀,可是并不确切地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孤寂,这时展示诗歌题目——《闺情》。很容易把握住是闺阁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思念,这是闺怨诗的常见情感。透过诗歌题目,分析诗歌题材,也能帮助大家理解诗的感情。《送蜀客》、《从军行》便是如此,从题目中可知它们是典型的送别诗和边塞诗,情感一般是思念或对战争的厌恶。小结:诗歌的题目是一首诗的浓缩,题目有时直接传递诗人的感情,或者是与某种典型的诗歌题材相联系,同学们在读诗时养成首先看题目的习惯,这对大家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非常有利。(二)品味诗歌(20分钟)【文本一】登高①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②,渚清沙白鸟飞回③。无边落木④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⑤,百年⑥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⑦,潦倒新停浊酒杯⑧。【文本二】与诸子登岘山①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③。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④。水落鱼梁浅⑤,天寒梦泽深⑥。羊公碑尚在⑦,读罢泪沾巾。【文本三】登飞来峰①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②,闻说鸡鸣见日升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⑤。1、看三首诗歌题目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一个“登”字,内容应是登所感。2、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注释试着理解诗歌内容。3、学生合作探讨诗歌情感,交流发言,三首诗歌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学生回答后,教师重点强调:(1)、看注释 ,重点词语的解释往往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诗人的情感。(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抓景物意象)明确:《登高》借“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表达诗人落寞凄苦的漂泊之愁。其中“猿”、“落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愁苦”。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3)、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抓抒情句)明确: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抓抒情句)明确: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复习 诗词鉴赏:34个试题.doc
- 面试 题目及准备.doc
- 春谷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docx
- 高中古诗词容易错的字(上海).doc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整理包含每周一诗.docx
- 2009级结课综述(打印讲稿).doc
- 高港区八年级语文第二次阶段测试20131203.doc
- 2016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00题答案.doc
- 教师钢笔字粉笔字书写内容.doc
- 2016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