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日出》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 题: 《日 出》
课 型: 主读课文
课 时: 2课时
上课时间: 2014年9月2日
主 备 人: 张文健
单 位: 枣庄市第三十三中学
联系电话: 《日 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所目睹的一次日出。文章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运用准确、新鲜而富有变化的词语对日出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述,整篇文章绚丽、雄放,浓郁的诗情与深刻的哲理相交融。
【课前预习】:
1.搜集有关作者刘白羽的资料
2.积累本文出现的生字生词
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学习本文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手法。
品析文中对日出的精彩描写。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学习本文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手法。
品析文中对日出的精彩描写。
【评价任务】: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结构
2.学习本文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手法。
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日出吗?是在大海边还是在高山之巅?能描述一下那瑰丽的景象和你当时的心情吗?
我想你们一定没在天上看过日出吧,今天就让我们随当代作家刘白羽一起来看看飞机上看到的日出又是怎样的雄奇和壮丽。 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有《长江三日》、《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选入教材。散文集《芳草集》荣获1989年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1991年)茅盾文学奖和1986—1994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获首届(1990—1994年)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
三.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一)教师提示语: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结合课前预习完成下列问题。
我会读
精辟(pì) 炽热(chì) 晨曦(xī) 窒息(zhì)
天穹(qióng) 衣襟(jīn) 俯瞰(kàn) 无羁(jī)
矗立(chù) 迸射(bèng) 酣睡(hān) 黛色(dài)
教师活动:先采用指名读的方式,然后学生互相纠正,最后采用齐读识记生字词。
我会填
(1)作者两次看日出都没有看成,一次是在 ,还有一次是在 ,最后,无意之中在 看到了日出。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后应用了 国诗人 和 国作家 写日出的片段。
【答案】(1)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黄山的狮子林 飞机上
(2)德 海涅 俄 屠格涅夫
学生活动:学生先主动回答,然后以抢答的形式加以补充完善。
(二)教师提示语:请你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屏幕出示:
(1)文章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
(2)文中共写到了哪些日出景象?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哪次日出景象?
学生活动: 同位合作探讨,然后展示结果
明确:(1)全文共8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
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
第三部分(8) 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2)文中引用海涅在布罗肯高峰看到的日出景象、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我”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另外还有两次未看到的日出经历。作者主要描写的应该是“我”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更轻松的走进文本,快速掌握文章的内容,操作起来更简洁明了。
四.细读文本,突破重点
(一)教师提示语: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前两部分,共同探讨下面的问题。
屏幕出示:
1.本文题目是“日出”,可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何要写落日?
2.本文主要内容应该是描写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景象,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海涅、屠格涅夫对日出的描写?另外文中还记叙了两次未看到日出的经历,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前两部分,小组合作探究,组员畅所欲言,组长代表各组发言。
明确:(1)第二段中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字水务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探究活动设计.doc VIP
- 温州大学432统计学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pdf VIP
- 海底捞绩效考核海底捞绩效考核.doc
- 海南大宗商品交易所.pptx VIP
-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432统计学(2020年) .pdf VIP
- 石河子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docx
- 2025届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分类精编0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学生版.pdf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社会减糖大势所趋,明星产品呼之欲出-241114-东北证券-56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