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的人身权利》之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
第一课时 隐私和隐私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权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有关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相关案例;初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明确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逐步培养尊重他人隐私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含义及内容。
教学难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点;不得滥用隐私权,非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 、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从“小红的困惑”说起
学生阅读课本P46.方框里的内容,讨论交流:
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在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谁能讲清这里的道理吗?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参与班级交流。
教师: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我们这节课将一起来共同探讨和学习这个问题。
【教授新课:】
活动二:问题探究
沈阳晚 报消息 某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发行彩票,一位彩民中了头奖8万元。发行者提出必须公布其姓名、工作单位,贴出彩照,敲锣打鼓在大街上转一圈,方能兑奖。这位彩民以发行者在其宣传品中并无此约定表示拒绝。发行者无奈兑奖后,仍擅自公布了私下打 听到的这位彩民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并张贴了现场拍摄这位彩民的照片。此举引得祝贺者、要吃请者、乞讨者等蜂拥而至。忍无可忍的中奖彩民遂将彩票发行者告上了法庭。法院责令发行者停止侵害、作出相应赔偿。
讨论交流:法院责令发行者停止侵害、作出相应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参与班级交流。
教师适当点评,并展示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邮政法等法律有关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46——47首段内容,探求:什么是公民的隐私?公民的隐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板书】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板书】
一、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㈠人人有隐私【板书】
1.什么是公民的隐私?【板书】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课本P46.首段第二、三句。】
2.隐私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板书】
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课本P46.首段第四句。】
活动三:小小辩论会
目的:通过辩论,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要求:
⑴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⑵教师进行课前辅导,提供必要的材料。
⑶教师小结点评引出下一话题。提问: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
3.为什么要保护公民隐私?【板书】
或:保护公民隐私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课本P46.首段末句。】
②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课本P47.末段首句。】
③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众自由舒畅地生活。【课本P48.首段。】
活动四:事理分析
学生阅读课本P48.方框里的事例,讨论交流:
⑴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公安机关无搜查证能否搜查公民住宅?
⑵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你能说说这种权利的含义和真谛吗?
⑶请你说说: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参与班级交流,教师总结:
㈡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板书】
1.什么是公民的隐私权?【板书】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课本P48.次段首句。】
2.隐私权的真谛是什么?【板书】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课本P48.末段首句。】
3.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板书】
①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课本P48.次段次句。】
②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