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临床观察
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行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和下肢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清醒下,右侧卧位用5 ml注射器上的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麻醉,局麻药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按1 ml/kg计算总量,先给0.5 ml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麻醉后将余量注完改平卧,10 min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术中吸入七氟醚,连续监测ECG、HR、RR、SpO2、BP并记录麻醉前、骶管阻滞麻醉后10 min、手术切皮、切皮后20 min、术毕的变化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果:全组患者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10 min内所有患儿刺激非阻滞区域均有扭动、挣扎、睁眼甚至咧嘴、哭闹等反应。本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阻滞时间(下肢出现痛觉)为(182±22) min,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时间为(262±28) min,这说明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还具有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结论: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良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同时可避免全麻引起的气道损伤,完全能满足手术要求,而且还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64-02
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的纯左旋型镜像体,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保留了优越的麻醉效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适用于临床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另外与罗哌卡因相比,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能强于罗哌卡因。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成人硬膜外麻醉、小儿低位硬膜外麻醉及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其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报道较少。自2006年至今,笔者采用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0.25%)应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120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患儿,其中,男65例,女55例;ASA Ⅱ~Ⅲ级;年龄5 h~30 d;体重2.3~4.6 kg;急诊70例,择期50例。手术种类有先天性肠闭锁20例,高位锁肛10例,低位锁肛26例,肠旋转不良12例,肠脐瘘5例,脐膨出6例,幽门肥厚14例,嵌顿疝5例,下肢血管瘤22例。所有患儿骶管区穿刺均无禁忌证。
1.2 麻醉方法
常规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2 mg/kg,腹胀患儿放置胃肠减压器,开放外周静脉给平衡液。防止因禁食所致脱水,入室清醒下右侧卧屈曲位,于骶管裂孔处常规消毒铺孔巾,用5 ml注射器上的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针杆向尾侧倾倒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有阻力消失感时抽吸无血及脑脊液,推注空气或0.9%氯化钠溶液无阻力及皮肤隆起,注入预先配好的局麻药,局麻药用0.25%左旋布比卡因按1 ml/kg计算总量,先给0.5 ml试验量,观察全脊髓麻醉及麻药中毒后,将余量注完,改平卧位,10 min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术中用1%~2%七氟醚维持麻醉,同时也能防止内脏牵拉反射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3 术中监测
常规吸氧,连续监测ECG、HR、RR、SpO2、BP并记录麻醉前、骶管麻醉阻滞后10 min、手术切皮、切皮后20 min、术毕的变化,观察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以肌肉松弛、无痛、无不良反应为麻醉效果满意,观察出血量及末梢循环,即观察口唇、指甲床及术野颜色,同时注意给患儿保暖及保温,并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输血补液,手术时间为35~160 min,平均为70 min。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阻滞成功后10 min内出现阻滞平面,阻滞平面上界(胸脊髓节段)达T(6±2),整个术中患儿安静、肌松良好,心率和呼吸平稳,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非常满意。对所记录麻醉前、骶管麻醉阻滞后10 min、手术切皮、切皮后20 min、术毕的HR、RR、SpO2、BP的变化数据进行t检验,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儿围麻醉期无QRS波增宽和Q-T间期延长现象,术毕10 min内所有患儿刺激非阻滞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扭动、挣扎、睁眼,甚至咧嘴、哭闹等反应,本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阻滞时间(下肢出现痛觉)为(182±22) min,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时间为(282±28) min,所有患儿苏醒期无肢体不自主运动、恶心及呕吐,无咳嗽、呃逆等现象,术后随访无尿潴留、无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
3讨论
由于新生儿骨性标志明显,骶裂孔容易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