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L-8及TNF-α动态变化规律及急性脑出血相关性研究
IL-8及TNF-α动态变化规律及急性脑出血相关性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TNF-α和IL-8与急性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本院神经内科30例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发病24 h内及3、7、14 d时的血清TNF-α和IL-8水平,并与3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存在显著差异(P<0.01),灶周水肿变化规律为24 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观察组出血3、14 d与24 h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TNF-α和IL-8的水平能动态反映灶周血肿、水肿的情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急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040-02
IL-8 and TNF-α dynam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HE Huife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Ruche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Rucheng42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NF-α and IL-8 and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detected 30 cases of hospital neurology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onse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3, 7, 14 d 24 hours when the serum TNF-α and IL-8 level,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Interleukin-8 (IL-8)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3.2 血肿扩大及水肿发展的预测因素
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症状开始到初次CT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越短,在随后的CT上发现血肿扩大的可能性越大[5]。水肿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过程:①凝血块的收缩及血清的产生;②凝血过程的激活及凝血酶的产生;③红细胞的溶解及血红蛋白导致的神经元的损伤。凝血酶在促进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动物和人的试验所证实,并且在给予凝血酶的拮抗剂后观察到水肿的减轻。凝血酶促进水肿的作用主要与以下3个方面有关:促进炎症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和破坏血脑屏障。其他与血肿周围水肿相关的小分子包括谷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其中只有肿瘤坏死因子能独立预测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大小[6]。
3.3 治疗进展
近来,很多学者注意到早期血肿扩大是ICH患者早期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Mayer SA[7]基于以下原因提出了脑出血超早期止血的必要性:①脑出血患者早期常常有血肿扩大;②血肿的体积是判断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认为超早期止血有助于尽可能减小血肿扩大,从而改善预后。这一治疗方法的关键是治疗时间窗的把握,应该是越早用药越好,而且如果超早期止血治疗有效,有可能会增加早期血肿清除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能动态反映灶周血肿、水肿的情况。了解二者在脑出血发病中的网络调节关系,有助于指导脑出血治疗,可作为一个新的治疗方向进行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哲,丁秋蕾,刘瑛,等.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7,13(2):19-22.
[2]刘平,丁爱华,周小毛.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17):16-17.
[3]Mayer SA,Lignelli A.Fink ME,et al.Perilesional blood flow and edema formation in acute intra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