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虚证失眠36例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虚证失眠36例体会

中药治疗虚证失眠36例体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虚证失眠的疗效。方法:将通过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为虚证失眠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熟地,茯苓,泽泻,丹皮,淮山药,酸枣仁,知母,川芎,甘草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地西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结论:中药汤剂治疗虚证失眠疗效优于西药地西泮。 关键词:虚证失眠;中药汤剂;地西泮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46-02 失眠当属中医“不寐”的范畴。在中医古籍中称之为“不得卧”、“不寐”、“目不瞑”,如《灵书·大惑论》曰:“病不得卧者,为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故目不瞑矣”,意即人能正常入睡,为阳与阴交,相互协调,若营血不固,阴虚不受阳纳,或因邪气扰乱,阳盛不得入于阴,均可导致阴阳不交,神不守舍,形成失眠。失眠多是由情志变化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其中时间不足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或彻夜不寐;深度不足者表现为时寐时醒,寐而不酣,或夜寐梦多。致使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长此以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的质量,甚或使患者痛不欲生。笔者于2009年9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虚证失眠患者36例,取得一定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根据不同程度的失眠分为轻度失眠(入睡障碍或中间易醒、早醒),中度失眠(兼两种情况,精神和躯体症状重于前者),重度失眠(离开安眠药物不能睡觉,严重睡眠不足症候群)。治疗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9年;轻度失眠11例,中度失眠18例,重度失眠7例。对照组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13a;轻度失眠12例,中度失眠16例,重度失眠5例。全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虚证失眠的诊断标准,以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痛头晕、神疲乏力为主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排除严重脑、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重型精神病,酒精及药物依赖者。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熟地20g,茯苓30g,泽泻10g,丹皮10g,山药20g,酸枣仁20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10g。随症加味,口干心烦加麦冬、五味子;心气虚加党参、白术;心阴不足加柏子仁;心血不足加白芍、黄精;脾胃虚弱加陈皮、半夏;出汗加龙骨、牡蛎;阴虚火旺加生地、杭芍;阴阳不交之失眠加夜交藤;水煎温服,每天2次,每日1剂。治疗4周。 1.2.2对照组每晚口服地西泮5mg,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治疗。治疗4周。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虚证失眠的诊断标准。治愈:睡眠正常,伴随症状缓解;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随症状减轻;无效:睡眠及伴随症状改善不明显。 2.2治疗结果见表2 4不良反应 地西泮具有药物依赖、戒断症状、记忆损害及过量中毒或过度镇静等的不良反应。中药汤剂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好,与地西泮治疗相比较,未出现头晕、口干、心悸、困倦、肝损害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无依赖,停药、中断治疗无戒断症状。 5典型病例 王某,男,48岁。患者近一年来,入睡困难,有时常彻夜不眠,伴头晕眼花耳鸣,心烦口干,健忘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微黄,脉细数。证属心肾不交。治宜当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20g,生地10g,淮山药20g,丹皮10g,茯苓30g,泽泻10g,山茱萸10g,夜交藤30g,酸枣仁20g,龙骨、牡蛎各30g,白芍10g,柏子仁20g,黄精15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10g。服用上方2周后睡眠情况明显改善。守上方再服2周,睡眠正常,记忆力改善,头晕、眼花、耳鸣,心烦口干,出汗等症状消失。 6体会 失眠症是人体周期昼夜节律紊乱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失眠发生率高,中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景岳全书·不寐》:“不寐症虽病因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开。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类证治裁》亦说,“阳气自载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寐,病在阳而不交阴也。”心者,神之本也。藏神主神明。肾者,精之本也。寐虽由心,必赖肾水上滋于心,心火下温于肾,则精与神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