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

论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 黄颖 1101012030 摘要:梁实秋被不少学者称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批评, 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文学批评、把文学批评作为专门学问、专门事业的人”。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 强调文学要忠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在与左翼文人论战期间, 梁实秋人性论的内涵逐渐由理性置换为情感, 由开始否定阶级性、时代性到肯定阶级性、时代性, 只是同时更强调人性。这显得更接近真理, 也更接近五四文学的传统。 关键词: 梁实秋; 人性; 人性论; 作为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 人性论一直是容易引发争论的焦点。对梁实秋文艺思想理解的分歧往往也集中于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梁实秋被中国大陆一般人所知是因为他是人性论的宣扬者, 而且这种人性论还被定义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其实, 只要认真读两篇梁实秋关于人性论的批评文章, 就可能发生疑问: 梁实秋的人性论果真是资产阶级的吗? 当然, 梁实秋确实为资产辩护过, 也赞同资产是文明的基础的论断, 但是梁实秋的人性论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却有很大的不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与追求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结合在一起的, 认为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 但是,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那里来的, 是以理性控制感情与欲望为基本、以接受理性指导的人性为常态的人性。这种与希腊的古典理性结合在一起的人性论, 既反对个人不受理性指导的自由追求, 又反对基于同情的人道主义和平等观念。 人性, 即一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问题, 历来众说纷纭, 是中外哲学关注的重要命题。从文化原典来考察, 中国古代以孔子的伦理人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人性论两大流派为代表: 儒家认为“仁者人”也,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 从伦理道德角度来探讨人的本性; 道家则主张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强调人的自然天性, 要求顺应自然规律、舒展人的本性。西方从古希腊开始, 就有智者普罗塔哥拉 人性利益论!与柏拉图 理性人性论!的差别: 前者认为感情欲望和利益是人的本性, 道德以满足欲望为标准;后者则以理性世界为人性的来源, 提出清洗人的灵魂、除去人的欲望, 以达到绝对完满、至善的境界。可见,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理性与情感欲望, 从人性思想讨论之初就构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维度。梁实秋正是在对各类人性论的批判或承继中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他所强调的是人性中理性的一面, 因而他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新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推崇, 以二者为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托。 一、起源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在中西文化相冲突与融合的语境下, 在古今文化相争斗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梁实秋作为一名留美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因此, 要充分了解梁实秋的人性论思想就不得不把其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从其理论的直接来源看, 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来源于其老师欧文.白璧德, 在《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中, 梁实秋自述道,“哈佛大学的白璧德教授, 使我从青春的浪漫转到严肃的古典, 一部分由于他的学识精湛, 一部分由于他精通梵典与儒家经籍, 融会中西思潮而成为新人文主义, 使我衷心赞仰。”[1] 因此, 这里有必要对欧文.白璧德及其新人文主义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这也是通向梁实秋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托之一。 欧文.白璧德是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领袖。他在《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中, 对新人文主义作了详细地论述。他的新人文主义的文艺观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新的解释, 是与古典的人文主义相承继、相呼应, 基本上是一种经过现代的修正和补充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它的标准是人性的完整, 信仰是理性, 原则是节制; 他的核心观念就是所谓善恶二元的人性论和自我克制的伦理原则。“白璧德永远在强调人性的二元, 那即是说, 人性包括着欲念和理智, 欲念与理智的冲突, 他名之曰:窟穴里的内战,意为与生俱来的原始内心中的矛盾。人之所以为人, 即在以理智控制欲念。理智便是所谓内在的控制力。”[ 2] 梁实秋出身于家境优裕的书香门第, 祖父和父亲都是相当纯粹的旧式士大夫, 从小的耳濡目染和潜移肚化使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绅士风度, “ 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包括旧的习俗制度、伦理规范 始终抱着颇为欣赏的态度” , 终其一生他的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于旧有传统的尊重和现有秩序的肯定, 以及对于未来变革的谨懊和郑重。他在30年代的《偏见集· 现代文学论》 中曾经令人诧异地明确表示“ 儒家的伦理学说, 我以为至今仍是大致不错的, 可惜我们民族还没有能充分发挥孺家的伦理。” 因此梁实实秋的人生观的实质或人生哲学的中轴就是孺家思想。当年白璧德意图重建古典主义, 除了向西方各种古典主义寻找理论支撑外, 也不忘向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