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环宇,光耀苍穹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PDFVIP

遨游环宇,光耀苍穹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遨游环宇,光耀苍穹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

《自然杂志》2009.31(3):185-186 “遨游环宇,光耀苍穹”:记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 1 葛肖虹 今年 3 月 6 日是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但 所有熟悉刘先生人格和业绩的人们对他的思念和崇敬却与日俱增,我有幸参加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所举办的隆重而温 馨的纪念会。为了弘扬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把 1997 年 10 月 8 日由我国发现的第58605 号小行星命名为“刘东生星”,会上举行了隆重的命名 仪式,由钱正英副主席亲自向中国科学院颁赠了“刘东生星” 证书,同时为刘 1 作者简介: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 1 东生先生纪念文集和刘先生的遗著《黄土与干旱环境》举行了首发式。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 103 岁高龄的杨遵仪院士还专程赶来参加纪念 会,我问他怎么这么高龄还来参加会议?杨老先生连连说:“要来,要来,刘东 生是好人,我一定要来”,从参加纪念会有近一半是和刘东生先生同过事的老年 学者,足见刘东生的人格魅力。刘先生可以安息了,他一生遵循的科学、民主、 爱国、创新的精神,就象那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一样“遨游寰宇 光耀苍 穹”。 谦和的学问家 我和刘东生院士是在 2000 年 4 月参加第 15 届喜马拉雅国际会议(15HKT) 会前野外考察时相识的。很早我就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黄土专家,仰慕已久但只 在开会时见过他,未曾近距离接触。那次考察使我对老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发觉这位享有盛誉的院士、大科学家,为人却非常谦和、平易而且风趣。在考 察龙门山推覆构造的时候,他问我怎么看出的?我告诉他大沟对面远处的山是由 二叠系石灰岩组成的平卧褶皱,逆冲到三叠系石灰岩之上,和沟这边的一样,我 画了一个示意图,他马上拿出记录本对着远山画了素描图;看到三叠系西康群的 浊积岩,他又问我怎么看?我告诉他“压模印痕”和复理石组合是浊积岩的典型 标志,他马上拿出相机拍照;在考察龙门山彭州葛仙山构造剖面时中、外学者对 大邑组砾岩的认识产生了争议,HKT 创始人英国学者希尔(Searle)博士认为那 不是地层而是现代坡-洪积物堆积(照片 3),我恰好在其中找到了一块有冰川擦 痕的砾石拿给刘先生看,刘先生看后很高兴告诉我“没问题,是冰川砾石”(照 片4、5)并且拿给希尔看,于是我阐述了中方学者的观点:冲沟中的洪积物和坡 积的砾石是单成分的石灰岩砾石,而且多为棱角状,属于近源搬运的沉积物,但 剖面上的沉积层是复成分的远源沉积物,多数砾石磨圆并有冰川擦痕,沉积层结 构是“泥包砾”,属于典型的冰积砾岩,根据成都理工大学李勇教授提供的孢粉 测试资料这层砾岩属于下更新统大邑组,因此这个剖面说明下二叠统阳新组灰岩 在早更新世之后逆冲到下更新统大邑组之上,这是形成龙门山推覆构造的一次重 要造山运动。我发完言,刘先生进一步补充,希尔博士和许多国外学者最后也都 认可。考察期间我向他谈了我在柴达木盆地的研究,提到早更新世末是我国西部 2 许多盆地新生代构造最后的定型期,并且和龙门山推覆构造一样是由于青藏高原 隆升引起的水平挤压造成的,他非常感兴趣,对我说:“我们搞第四纪研究的人, 多半注意夷平面,关注高原隆升的垂直升降运动而往往忽略水平运动,以后一定 要请你到所里去讲一讲”,果然此后他请我到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去做了两次学术 讲座与讨论,又特别邀请我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近八年来我们成 了忘年之交的学术诤友,是刘先生使我从柴达木盆地的研究扩展到了青藏高原隆 升和环境的研究,我的两篇论文都是刘先生钦点刊入《第四纪研究》的,刘先生 的为人和功绩也成了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必讲的内容。他是搞黄土的大专家,又是 资深院士,但是他在学术上博大包容,从不把自己的学术认识当作顶峰,在自己 不甚熟悉的领域,竟会请教于我这个晚辈,使我感触颇深,油然而生敬意。 国际著名的“黄土之父”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