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反馈技术对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干预探究
生物反馈技术对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采用随机单盲的设计方法,系统观察抑郁发作亚I临床状态生物反馈治疗
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3周之后的转归,探索生物反馈技术对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
的干预效果,以寻求一种可以影响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向抑郁发作转归的治疗方
式,为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有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诊
疗方式。
方法:将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治疗
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物反馈治疗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3周,每周治疗
两次,每周评定一次;空白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方法干预,观察3周,每周评定一
次。连续观察3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NAMD)、抑郁自评量
减分率作为总体疗效标准评价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
结果:生物反馈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在对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干预方面有显
著差异,以HAMD的减分率作为总体疗效标准,生物反馈治疗组疗效优于空白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在考虑病情程度的情况下,生物
反馈治疗组对HAMD评分在轻度和中度的均有效,且轻中度之间疗效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SDS和CES.D的评分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生活满意度评分升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生物反馈技术干预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能降低受试者SDS、HAMD、
CES.D的评分,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生物反馈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发作
亚临床状态的症状,降低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向抑郁发作不良转归的趋势。抑郁
发作亚临床状态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或终止的,值得引起重视。生物反馈
技术在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临床诊疗方面效果肯定,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生物反馈,转归
生物反馈技术对抑郁发作亚临床状态的干预研究
Abstract
to the of subclinicalstateof with
ective:Itwas effect depression
obj explore treating
and a thatcouldaffectturnoverfromsubclinical
biofeedbacktreatmentfindmethod
stateof to andwas andlittlesideeffect
depressiondepressionsimple,effective,safe
withsubclinicalstateof
by systematicallypatients’turnover depression
observing
whowere to ofbiofeedbackand without
assignedtreatinggroup controllinggroup
treatmentafter3 andblind
weeks,withrandom,singletherapy.
Methods:Patients standardsofsubclinicalstateof
fittingintemalizing depression
were to ofbiofeedbackand without
controlling
assignedtreatinggroup group
treatment of weretre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氧化酶-2单核苷酸多态性及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pdf
- 环氧化酶抑制剂对Her-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pdf
- 环孢素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T调节细胞和IL-17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环磷酰胺对乳腺癌BALBc小鼠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中Treg的影响.pdf
-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在双头臂静脉梗阻中的运用.pdf
- 球后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 环磷酰胺调控Treg基础上免疫治疗的抗瘤实验探究.pdf
- 环氧化酶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食管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pdf
- 球囊导管及4-0尼龙襻及5-0尼龙襻所致的大鼠颈总动脉中膜PDGF-A,bFGF阳性细胞率变化的对比研究.pdf
- 瑞替普酶溶栓再通后早期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便死的临床对比研究.pdf
- 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早期下沉的临床观察和分析.pdf
- 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及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pdf
- 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探究.pdf
- 生理水平雄激素对雄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探究.pdf
- 生育失败妇女精神压力.pdf
- 生物活性玻璃修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骨愈合的作用.pdf
- 生酮饮食对新生期反复惊厥大鼠远期神经行为损伤和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pdf
- 生脉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促炎因子TNF-a及IL-6的影响.pdf
- 生长分化因子-15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2438CG:rs1058587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pdf
- 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2、SSTR3在淋巴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