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详解)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一、填空题:
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
2《云门》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 角觝戏 ,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东海黄公》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与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与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 时代, 长安、洛阳 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
9. 农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 《剑器舞》。
11.宋代常用 吸收与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扶犁》5000年。
17. 巫舞 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与民间。
18. 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 ,以众为观 。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 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 《》《盘鼓舞》南、诏、奉、圣《队舞》健舞” “软舞”《白翎雀》,《昂鸾缩鹤舞》戴爱莲 大万
26.旋娟、提嫫两人均为战国著名舞人,容颜美丽,舞姿飘逸,体态轻盈如轻尘鸟羽,长于表演《萦尘》 《集羽》、 《旋怀》。
27.从晋到唐代的五六百年间,《白纻舞
28.《胡旋舞》是《健舞”、“软舞” 瓦舍《队舞》 坐部伎 立部伎
31.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 舂米舞
32.《到春来》,又称《满庭芳:
1、 《葛天氏之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歌舞,而且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歌舞。古时,最初的舞蹈、唱歌均是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萌发、形成的,其舞蹈动作与歌唱内容也常常是劳动过程的简单再现。为庆祝捕猎胜利、谷物丰收或某一重大活动,人们手舞足蹈,就是最原始的舞蹈;人们劳动中所哼的号子,就是最原始的歌;唱歌与舞蹈的结合,就是最早的歌舞。相传为中国古代黄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又称六乐。它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的正统。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 ,因此这可能是祭祀云的图腾舞 。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 项庄 剑舞, 项伯 以袖隔之,使不得害 汉高祖 ,且语 项庄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汉王 也。今之用巾,盖像 项伯 衣袖之遗式。” 隋 时 牛弘 请以《巾舞》与《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 西凉 前奏之。 唐 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纳西族民间歌舞。广泛流行于云南省纳西族人民中。传说:“古时候有个姑娘名叫阿热热,因丢失了领主的羊而被酷刑鞭打,啊热热惨叫声响彻山谷,招来了许多男女奴仆,最后才制止了财主的鞭打,奴仆们烧起了熊熊篝火,唱呀跳呀地祝贺胜利”。(蒙语又歌又舞的意思)与现在流传于内蒙古杜尔伯特部族的《顶碗舞》(头上顶碗)以及广泛流行于鄂尔多斯民间的《筷子舞》、《酒盅舞》等。明代《观音舞》,又名《菩萨舞》。据明人姚旅《露书》记载,明代北京、南京贵族之家集宴,常演《菩萨舞》,舞者扮成观音像,额上顶一碗,手持两碗,击节而舞。 在民间节日,此舞亦在街头游行表演。明人袁宏道《迎春歌》描写春节“行春之仪”的盛大歌舞游乐活动中,有“白衣合掌观音舞”。 坐部伎是中国唐代宫廷宴乐。在堂上表演,规模较小,舞者3~12人。以歌颂帝王功德、祝愿君主千秋万岁为内容。
(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朱载堉祖籍安徽省凤阳县,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七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1882~1973)是清代末年出生在天津的舞蹈家。裕容龄出生贵族,其父裕庚 为清朝一品官。他的两个女儿德龄与容龄出生后,按清朝惯例,必须向朝廷登记,待长大成人后,候选人宫为妃。裕庚另辟生活道路,大胆决定不向朝廷登记。裕容龄从小热爱舞蹈。家庭教师发现她很有舞蹈天才,于是亲自为她弹七弦琴伴奏,裕容龄随琴声起舞,舞姿十分优美。 也是唯一曾亲自向现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晋代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舞蹈,表现汉代王昭君的故事,但却叫做《明君舞》。原来,当时的富豪石崇,曾用三斛(当时一斛约合后来的十斗)珍珠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女作宠姬,并给她起名叫绿珠。绿珠丽质仙貌、光彩照人,石崇写了一篇颂赞昭君故事的诗,叫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