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详解)
.
34.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
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35.. 乡 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言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36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37.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
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
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38.月 夜 唐· 杜甫
夜今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 雨 寄 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李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与杜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简要评析它们在艺术手法与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点。
四、咏物感怀诗
咏物诗,是指把大自然的某一事物作为诗的描写对象,但诗人的本意并非只歌咏事物,而是借被歌咏的对象,寄托自己的志向、人格与情趣,或由景物引发理性思考,揭示某种生活的哲理。托物言志或寄情于物,便是这类诗的表现手法。
诗人的思想情感又往往与被歌咏的对象有关,因为许多事物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点在前文已述。
39. 早 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
2.末句中,诗人为什么会有“疑”呢?简说其中的原因。
3.分条说出此诗中作者意在表现“早梅”什么样的品格?
40. 北 陂 杏 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1.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① ② 。
2.第三句“纵被”一词表明,下面都是诗人由眼前景引发的联想,其作用是
3.简要说说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寄托着作者怎样感情?
41. 白 梅 元·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用桃杏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蒸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第一句写白梅生长的环境,意在表现梅花 。
2.第二句运用 手法,进一步写梅花 。
3.三、四句是写的想象之景,诗人借梅写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42. 题竹石画(其二)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运用了 的手法,名是写竹,却是 形象的化身。
2.全诗表现竹的品质主要有:① ② ③ 。
43.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一、二两句里“未有”“初惊”两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句写春雪是新奇之笔。试简述其在抒发感情与结构全诗上的奇妙之处。 。
44.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1此诗作于1136年,距徽、钦二帝被虏已10年。
2伊、洛皆为水名,是黄河支流。借指诗人故乡。
联系上述注释,试评说诗人“看牡丹”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45 客 中 初 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与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是诗为作者客住洛阳撰《通鉴》时所作。
1.??????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
2.?????? 试简说这首诗的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