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
韩庆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是当今我国的伟大社会实践, 人是这一实
践的承担者和实现者。 一方面, 人的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设的状况;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然对人产生影
响。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 正是在这两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 国民素质不高影
响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给人的发展也带来
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
自觉加强人的塑造, 就成为当今我国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本文着
重从哲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以求教于读者。
一 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
人来建设、 运作和发挥作用的, 因而, 人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设的状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 最
①
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一语道破了人的素质的提高即人的塑造, 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所具有的根本性意义。
①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人民出版社, 1993, 第
28 页。
52 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17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专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内在要求其主体———现实的中国人———经受
市场经济的锻炼, 并具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合的素质。 市场
经济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用和发展。 现在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社会引过来, 不仅有一个同社会主义结合的问题, 而
且还有同现实的人相结合的问题, 即它内在包含着一套有关现代人的设计。
这里就有一个人的塑造问题。 因为国民的现代素质是不能引进的, 而没有经
受市场经济洗礼和锻炼的中国人对市场经济有一个从陌生到适应的过程。 具
体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取得成功, 就必须要求人具有与其相适
应的素质 就必须形成这样一种新人———他的价值观念、 能力水平、 道德人
格、 精神状态、 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成为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文化、 精神动力。 如果人的这些方面还束缚在旧体制中, 其思想行为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存在着距离和矛盾, 要么会使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设发生扭曲, 建立不起来, 要么使体制建设总停留在一个水平
上。 在现实生活中, 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所以遇到一些障碍, 就在于
一些人的思想行为仍停留在旧体制的范畴之内, 在于现实人的素质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还存在着矛盾。 首先是新经济体制建设先行
与大多数国民的思想观念变革相对滞后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树立
个人的能力本位观念、 自主观念、 平等竞争观念、 团结合作观念、 开拓进取
观念、 尊重人才的观念、 民主观念、 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等, 但在现实生活
中, 权本位观念、 依附观念、 特权观念、 等级观念、 保守观念、 “人情” 观
念和平均观念等, 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次是新体制在客
观上赋予某些人以一定的自主权与他们的能力有限而难以行使其权利的矛
盾。 最后是新体制赋予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经济运营中以主体地位与他们的
主体素养相对不高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提示我们: 既要抓体制建设, 又要
抓人的塑造, 使人自觉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 培育和锻炼。 这里, 从一定意
义上可以说, 体制的转型取决于人格的转型, 人的塑造程度影响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 它实际上是一项主要包括制
度建设、 体制建设、 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的系统工程, 而人的建设则是其
中一项基础工程。 一定的制度要求一定的体制与之相适应, 而体制是否完
善, 对制度有一定影响; 体制通过组织结构表现出来, 组织结构是体制的
功能执行机构, 它是否完善和有效, 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体制并影响体
社会主义市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