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家庭文化1
多学科视野 多方位透视 人类学 心理学 社会学 历史学 …… 家庭与文化 从天地人说起 “工”、“巫” 时间、空间、个体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费孝通“三才分析法” 周作人《家之上下四旁》 m s 个人是在家庭里的 “你是谁家的?” “你姓什么?” “没有家教” 特定时空中的制度 人类所创造 不同文化中有差异 共同的感动——回家 中国人特别看重 依赖自我 在关系中界定自我 中国人最听妈妈的话 “我爸是李刚!” 家庭是什么? “家” Family family中的f代表father,a代表and,m代表mother,i就是我,l指love,y是you。 连起来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人类的初级制度 生来就…… 1.孙本文(1964年):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体。成立的条件有三:亲属的结合、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亲属、比较水久的共同生活。 2,龙冠海(1967年)和詹火生、张笠云、林瑞穗(1987年)均界定家庭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婚姻、血缘或收养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团体,亦即是居住在一起的亲族团体。 3.朱芩楼(1969年)和《云五社会科学大词典》(1971年):家庭是制度化的生物社会团体,其组成者包括成年人(至少有一对无血缘关系而经由婚姻结合而成的男女)和小孩(成年人的婚生子女)。 4.沙依仁(1986年):家庭是一种制度,亦是一种规模最些极悠久的社会组织。家庭中各份子的关系极为亲密,它是唯一负起生殖功能的组织。 5.谢秀芬(1986年):家庭的成立乃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收养三种关系所构成,在相同的屋檐下共同生活,彼此互勤,是意识、情感交流与互助的整合体。 6.黄乃毓(1988年):家庭是一些人群经由血缘、婚姻或其它关系居住在一起,分享共同的利益和目源。 7.张笠云等(1993年):家庭是指因婚姻和血缘而共同生活的一群人。 1、Stephen( 1963年):家庭是一个基于婚姻的社会安排,包括确认做父母的职责、父母子女住在一起,以及夫妻间相互有经济义务等三项原则。 2.Ernest W.Burgess & Harvey J.Locke:家庭是由于婚姻、血统及收养,将许多个人结合成一团体,组成单一的家庭。其中各份子依照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互勤及沟通。这些角色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并创造及维持一共同的文化。 3.Giddens(1993):家庭是一种人们基于血缘、婚姻或领养所形成的社会团体,人们形成了经济单位,并照顾养育儿女。 4.Goodman(1992)和Macionis(1997)均界定家庭是一个维持相当良久的社会团体,他们基于血缘、婚姻和领养来连带,通常是住在一起的。 5.Calhoun,Light and Keller(1994):家庭是基于婚姻、血缘、领养所产生的团体,负有照顾子女的职责。 6.Schaefer and Lamm(1995):家庭是一群因血统、婚姻或领养所组成的人口群,负有生育和照顾其中成员的职责。 阅读链接 1953《中国人与美国人:两种生活方式》Americans and Chinese: Two Ways Of Life. New York: Abelard-Schuman, Inc. (457 pages). 1963《宗族、种姓与社团:中国、印度及美国三种生活方式之比较》Clan, Caste and Club: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Hindu and American Ways of Life. Princeton:Van Nostrand and Co. (335 pages). 许烺光(Francis L,K, Hsu,1909-1999)国际知名的心理人类学家。 1909年生于辽宁庄河,1933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系毕业。1937年考取中英庚子赔款奖学金,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就读人类学,师从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941年取得博士学位,受费孝通邀请返国任教。1943年受林顿(Ralph Linton)邀请赴美访问,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44-1945)、康奈尔大学(1945-1947)、西北大学(1947-78),并担任西北大学人类学系主任(1957-1975)。1977年当选第62届美国人类学会主席,1978年当选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退休后,许氏担任旧金山大学教授兼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参与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研究计划。后因两次中风,不得不中断工作,1999年12月15日病逝于旧金山市,享年91岁。 相似的概念 “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