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堂检测.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堂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堂检测

第12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广东汕头)“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选择题,以对联引入试题,命题立意新颖。此对联用“竹枪”“铜灯”来代指吸食鸦片,以形象化的语言,揭露了鸦片烟毒的祸害。 【答案】 C 2.(2009年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道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清朝大兴文字狱导致的后果 B.由于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 C.林则徐与其他封建官僚有明显区别 D.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析】 题目材料的含义是鸦片战争前,林则徐认为英国人的身体是僵硬的,只要倒下就不可能起来,显然这是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阻断了东西方交流的结果。A项是清政府的对内政策;C项从题目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是错误的,因为这正好说明林则徐和其他清政府的官民没有什么区别;D项和题目材料无关。 【答案】 B 3.(2009年江苏连云港)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映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解析】 这是一封当事人的家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真实历史,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清军纪律败坏,并不能说明英军怎样,因此排除C项。清军军纪败坏是鸦片战争清军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 D 4.(2009年浙江省温州市二模)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解析】 从诗中关键词“三元里”判断诗人描述的事件是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故正确答案为A项。C项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表述上,当时资本主义还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答案】 A 5.(2009年全国大联考)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动荡和变化,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受到侵害。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有(  ) ①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④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很多,外商的冲击只是为其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并不是直接诱因,故排除④。 【答案】 A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在(  ) A.中国资源被掠夺 B.封建制度衰落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表现是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答案】 D 7.(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期末考试)鸦片战争后,清廷大小官员曾分析过战争失败的原因,其中,代表皇帝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充分说明耆英(  ) A.认识到了中西方制度对比的巨大差距 B.认清了世界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认识到了敌强我弱的现实,看到了“我弱”背后的深刻根源 D.认识到了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适应时代的潮流 【解析】 耆英作为封建顽固势力的代表,不可能承认英国制度比中国先进,不可能承认中国制度腐朽落后,也无法认识到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态势,A、B、D项错误;但材料指出了中外力量的差异和“官民深刻的矛盾”。 【答案】 C 8.(2009年中山模拟)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