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随堂检测.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随堂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随堂检测

第4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关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战争没有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 D.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 【解析】 从材料可知,虽然战争不断,双方贸易仍然不间断地交流,但是并不表明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这与此题的题意不符合。 【答案】 B 2.(2009年山西大同模拟)“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苏武说:通个屁!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李广说:我还打;昭君嫣然一笑,遂天下太平。”这是《杂文月刊》刊登的一篇诙谐有趣的杂文中的一句,它所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 A.西汉推行尚武的对外扩张政策 B.西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C.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张骞、班超、苏武的活动都与匈奴有关,“通”、“打”、“嫣然一笑”都是与匈奴关系的方式,因此材料所反映的主要是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A、B、C都不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 【答案】 D 3.(2009年南昌一模)历史上中华文明与南亚文明、西亚文明、中亚文明、欧洲文明首先汇聚在(  ) A.河西走廊地区 B.西域地区 C.长城一带 D.黄河流域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史。分析时,一要注意题中时间提示“首先汇聚”一词,也就是开始交流;二是参与汇聚的各种文明,其中包括南亚、西亚、中亚和欧洲。从上述分析看,应该是在西域地区,这是张骞通西域后历史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答案】 B 4.西汉和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两大中心,随着二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事件有(  ) ①西域都护的设置  ②张骞出使西域并建立友好关系  ③丝绸之路的开通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西汉与古罗马东西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主要是靠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城、西域都护的设置对陆上丝绸之路起促进和保障作用;在汉武帝时代,开通了自东南沿海通往印度最南端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而使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通过海上通道联结起来。 【答案】 A 5.(2009年北京东城区试题调研)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 6.(2009年江西南昌模拟)据史学家考证: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胡床”。它是两汉时由西域传入的一种坐具,形状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胡床”传入的同时,中原的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B.“胡床”的传入要归功于文成公主 C.“胡床”是民族融合的成果之一 D.伴随“胡床”传入中原的还有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 【解析】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促成了中原与今西藏地区的联系与共同发展,既然胡床是两汉时由西域传入,也就跟唐时文成公主没有任何联系了。 【答案】 B 7.(2009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测试) (  ) A.地中海东岸 B.非洲沿岸 C.印度半岛 D.波斯湾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属于容易题。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向南可达印度半岛,向西可达中亚,西亚及欧洲,水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印度半岛,水陆均可到达的最远地方应为印度半岛。 【答案】 C 8.东汉明帝让西域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莫高窟 D.白马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传播情况的掌握。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并建造了白马寺。其他几个选项可根据时间和地点排除。 【答案】 D 9.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他在中医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开创了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著《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最早制成了麻醉药 D.著《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学的重要经典 【解析】 这是对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中考查,A项是扁鹊的贡献,B项不是张仲景的作品,C项是华佗的发明。 【答案】 D 10.(2009年全国大联考卷)“嫦娥一号”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探月梦,下文是我国古代一部典籍中记载的一项有关月相的描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这部典籍最早可能出现于(  ) A.东周 B.西汉 C.东汉 D.元朝 【解析】 题干材料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出了科学解释,张衡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