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讲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随堂检测.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讲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随堂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讲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随堂检测

第6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话说长江》的解说陈铎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中国“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 A.长城、都江堰 B.秦兵马俑、都江堰 C.长城、京杭大运河 D.长城、隋朝大运河 【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象征阳刚,水象征阴柔,故可以排除秦兵马俑,故B项错。结合材料中“巨大的中国‘人’字”可知阴柔的一捺是京杭大运河,因为隋朝大运河呈现“〈”形,而不是“一捺”。 【答案】 C 2.下图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中连接山阳与江都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解析】 隋朝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及江南河四段。其中邗沟连接了山阳和江都,将江淮连接在一起。 【答案】 C 3.(2009年徐州一模)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型历史题材剧《贞观长歌》,其剧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下列剧情符合历史的是(  ) A.创新人才选拔制度,重用狄仁杰 B.民族政策开明,册封怀仁可汗 C.革新政治制度,明确三省职权 D.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 【解析】 A项史实发生在武则天统治时期;B、D两项史实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只有C项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 C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请问图中①②两处应为(  ) . 5.(2009年宿迁模拟)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  )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三省之间的关系分析②④正确。 【答案】 B 6.(2009年石家庄一模)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有(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③④都是唐太宗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以史为镜”;②善于纳谏体现了“以人为镜”。 【答案】 D 7.(200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测试)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 【解析】 相对于图一、图二中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答案】 B 8.《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 A.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B.府兵制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C.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均田制的破坏使府兵制失去了推行的经济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府兵制的重要特点“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说明兵将平时不在一起。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因此有利于中央控制军权和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答案】 C 9.(2009年秦皇岛模拟)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社会变化的是(  ) A.均田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募兵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平常百姓也能功成名就,富贵加身,在唐朝只有科举制才能够起到如此效果。 【答案】 C 10.(2009年湖北百校联考)据吐鲁番、敦煌出土文书,武周时出现了“括户逃使”和“括户采访使”等新职衔,其职责是调查登记逃离本土的农户情况。这说明下列哪些制度已受到破坏(  ) ①均田制 ②租庸调制 ③两税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已经提及到了“武周”时代的背景,从两税法(唐末)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的时间即可判断出③④时代不符合。 【答案】 A 11.(2009年河南示范性高中联考)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这一变化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因为(  ) A.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B.中央政府掌握了选任官员的权力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