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年8月12日(星期五)【阅读108之六(总1166】----地质情怀 励志人生档.doc

2016年8月12日(星期五)【阅读108之六(总1166】----地质情怀 励志人生档.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8月12日(星期五)【阅读108之六(总1166】----地质情怀 励志人生档

地质情怀 励志人生——读《温家宝地质笔记》 李廷栋《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2日 09 版)   由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面世几个月来,受到读者的好评和称赞。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我读完全书后,颇受启迪,获益良深,难以释卷。   该书收入了温家宝同志1968至1985年在地质系统工作期间的160余篇笔记、24篇回忆文章和50余幅照片,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学习研究笔记四个部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全书1/3篇幅是笔记手迹影印件,或图文对应,或以图代文。这些笔记影印件字迹隽秀、书写工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一贯工作作风。作者撰写的24篇回忆文章,既有对笔记内容的解读,又有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对工作的思考和人生感悟。这是一部体裁新颖、形式独特的回忆录,更是一部发人深思、引人向上的著述。   《温家宝地质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涉及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作者浓浓的地质情怀,反映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下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态度,给人们的教育和励志是多方面的,给人们的启示和思考也是多方面的。   《笔记》反映了作者对地质事业发展改革的深刻思考和对地质工作性质任务定位的认识。一是强调地质工作的基础性与先行性,提出“地质工作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和先行工作。”这一点应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是因为,地质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和认识地球,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并利用这种认识去保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供给和优化人类居住的环境。地质工作服务的领域很广,而且越来越广,矿产资源的供给、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预测、工程建筑、城乡建设、地下空间利用以及人体健康等等,都需要丰富的地质资料作为支撑,都需要超前进行调查研究。二是强调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和探索性,提出“地质是一本记载几十亿年自然神奇演化的‘天书’,它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在立体的空间中转换。在这部‘天书’中,岩石和矿物如同它的书页,蕴含着地质演化的信息。”因此,在研究地质体制改革时,提出“由于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地质成果的取得影响因素较多,周期较长,因而刚刚起步的体制改革很难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简单的数字对比会引出不切实际的结论。”三是强调地质工作的调查研究性质和实事求是原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研究地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实质”;提出在地质队“建立地质专业分队,使地质工作成为中心”,“改变目的、手段颠倒的不合理现象。”   《笔记》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地质科学基本功和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李四光曾经告诫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要“充实基础知识,提高鉴别能力”,就是要求地质工作者加强地质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鉴别能力。温家宝在北京地质学院8年的学习,学到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多次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他出色地完成地质调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他对地质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充实和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他认为“野外记录簿是地质工作极其重要的原始资料,它记录了地质队员野外调查时所见的地质现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精细观察,详细记录。那些内容丰富、书写工整、文图并茂的野外地质调查笔记和绘制精细美观的地质剖面图和素描图,不仅体现了温家宝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专注和敬业精神,也体现了他精湛的地质科学基本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因为在野外现场肉眼识别各种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地质现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扎实的地质基本知识是很难做到的。这些地质记录和图件是在野外现场一笔一画记录和绘制,晚上在帐篷里的烛光下着墨完成的。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难以做到的。人们都知道,野外地质调查是“良心活”,地质观测可粗可细,地质记录可略可详,想偷懒是有机会的。但温家宝在野外考察中,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他宁肯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他说:“因为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绝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1971年,他在甘肃北山进行地质调查期间,为了获得侏罗纪煤层资料,冒着生命危险,独自一人手抓辘轳绳下到80米深的矿井,做了一幅含煤地层素描图。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实现了他的誓言:“选择地质专业意味着我势必走上一条不断探索、不断攀登的不平坦道路”,“我深信奋斗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   《笔记》反映了作者宽阔的科学视野和对地质科学博大精深的认知。在本书第四部分引言“积累知识为人民”一文中,温家宝强调:“地球太大,宇宙太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处在变化之中。”“地质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必须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它,这就是科学精神。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承认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