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课定稿
25课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对古代诗歌的热爱,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刘禹锡 设疑自探 1.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中的画面。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解疑合探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遭贬谪、遭弃置。 解疑合探 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中的画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解疑合探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设疑再探 请试着分析本首诗都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拓展延伸 一、填空 1、题目中“酬”的意思是( ) 2.“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 )。 二、指出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著有《樊川文集》。 设疑自探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全诗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两句,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疑合探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中心思想 这两句诗由折戟写出兴感之由,然后借东风和二乔进行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非凡的史实和豪爽的气度。 名为咏史,实为伤怀。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设疑自探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3.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诗人通过写自己的身世和国家的遭遇,表明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质疑再探 理解颈联中“惶恐”、“零丁”含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设疑自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2.词中表达人生哲理和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什么?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疑合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写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解疑合探 2.词中表达人生哲理和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什么? 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表达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解疑合探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明自己想到月宫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 解疑合探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的情绪,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态度。 中心思想 这首词在上阕望月生感,下阕问月怀人,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 山坡羊 . 潼关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2MyNewTeachers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2FantasyLiterature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3BodyLanguageandNon_verbalCommunication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4Carnival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2TrafficJam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3ForeignFood课件.ppt
- 2018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论述类文章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4GreatScientists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4Music课件.ppt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Module5Cloning课件.ppt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