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经典同行 及圣贤为友
及经典同行 及圣贤为友(黄河实验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古典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许多仁人君子留下的可贵的生活经验,也是许多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侵润中华千年传承的文明精髓。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记,提升语文素养。并适当点拨,品味语言魅力。用经典中的故事感染人、名师教化人、佳句警示人。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希望每一个孩子享有丰富而快乐的经典人生。
关键词: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I222.7
记得一次家长会上,在谈到孩子们自私、胆小、怯懦等问题时,我问在座的家长:“大家觉得自己的孩子缺什么?”家长们思忖良久,答案是:“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我感触颇深——是啊,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似乎什么都不缺。他们是在爸爸妈妈,或许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来得太容易。他们精于网络游戏,对各种美食如数家珍,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码产品。他们能说出一连串当红明星的姓名,能一口报出“洋快餐”的最新食品,他们知道的信息比任何时代的同龄孩子都丰富……然而,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明传统,道德风尚,文化积淀,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却少得可怜。他们有丰富的娱乐手段却不真的快乐;他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却依然空虚。他们面临的是物质生活“营养过剩”,精神生活“营养不良”的寂寞困境。他们什么都不缺,其实却缺少很多。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中学习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原因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华。”民族精华该如何传承?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民族的未来,要由孩子们书写。民族精华的发扬传承,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更要从孩子的身上抓起。而对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有什么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借助自身的职业特点来影响孩子更直接有效的呢——古典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许多仁人君子留下的可贵的生活经验,也是许多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侵润中华千年传承的文明精髓。
一、诵读经典,品味语言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从语文的角度看,经典诗文,在谋篇布局,语句对仗,语法修辞上都及其讲究。学生通过诵读,这些文质兼美的语言会渐渐融汇进学生的语言系统,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1、多读多记,提升语文素养。
这个多字,包涵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要求孩子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针对一篇诗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从小开始,持之以恒地长时间品读经典诗文,达到一个量的积累。
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让他们听唐诗,听宋词,听经典故事,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留下古诗词的优美韵律;从孩子们入学起,引导他们诵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弟子规》等经典著作,步入高年级,逐步将《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礼记》等介绍给他们。让孩子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诵读经典诗文,养成每天诵读的习惯。在反复的诵读中,孩子会逐渐领会到诗文的含义,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对一篇诗文理解的更深。当他们熟悉的诗文逐渐增加,他们会渐渐品味出文中的精彩之处、欣赏诗文优美的韵律并尝试运用经典诗文中优美的句段。这就是一种语言的滋养和浸润。这要靠长时间的熏陶,最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更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儒雅豁达的气质。
2、适当点拨,品味语言魅力。
在学生接触经典诗文的时候,教师的引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们刚刚接触经典诗文的时候,许多语句都不理解。教师要抓住要义,生动活泼地解释诗文的大概意思,使学生对试问有兴趣。比如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读《采莲曲》。我随手在黑板上画出几片荷叶,让学生想象荷塘的景色。让后带着他们一遍一遍有滋有味的读,学生会发现原来这样的景色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非常欣喜,也对诗文中的意韵有了感受。这就可以了。如果跟他们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反而会让他们感到枯燥。
进入中高年级,教师的点拨就需要抓住诗文精妙之处,做一些更深刻的引导。比如引领学生体会诗文的意韵之美,帮助学生体会到文字塑造的意境等等。比如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我要求学生查一查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体会词人的心境,然后再来读。学生对诗文就有了自己的解读。他们渐渐知道,在这些诗词的背后,都有作者的人生,进而对诗文作者、历史背景产生兴趣,并由此初步形成一种习惯——读诗文,品意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一笔财富。
二、通过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精髓
1、用经典中的故事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