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
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者居多。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是一个可行方法。
一、 利用多媒体,练就慧眼——细致观察,挖掘素材
叶圣陶说:“要文章写的像样儿,不该在拿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笔之前多做一些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活的准备。”作文离不开生活。学生尽管置身于生活中,但写作文时,不是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就是为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抄袭拼揍。作文成了沉重的负担,学生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创造的欢乐。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作为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写,顺手拈来都是写作材料。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主动关注身边发生的平凡的人和事,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如一次习作课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一位老师借助多媒体,把生活中的一组常见的画面呈现在大屏幕上,一位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摊着的小脏手,他金黄的头发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看见路人给他的钱,连声说谢谢,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好心人的叔叔、阿姨:我父母双亡 ……我很饿,我想上学,……”。过往的行人有的驻足,有的谈论,有的投钱……在播放画面时,还借助定格,重播的手段,边播放,边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小男孩穿得怎么样?外貌怎样?他有什么动作?说了什么?周围的人反应如何?看到这,你有什么想法?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他是不是孤儿?是不是骗子:有的说:好可怜啊!我们帮帮他吧!有的说:说不定在他不远的地方,就有大人在关注,是压迫他乞讨的。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也活跃了,这是他们平日所见的图面,只是平时没有认真观察而已。这样通过多媒体,学生写出的作文也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再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肖像时,课前,我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前的画面,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观察,然后动笔写人物,在全班交流之后,播放原著中的外貌描写的片段,让学生的作品与原著进行对比,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样,借助了多媒体进行辅助作文教学,使沉闷的枯燥的作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入微刻画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应受到尊重。教师成功之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美好和谐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空间,调试出最佳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写作文也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受条件限制,不是每篇作文都可以把学生拉出去,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音像图片、影视作品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我在指导学生仿写“山中访友”的作文时,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收集的优美图片,伴随音乐,老师讲述:“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涵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生活中,很美的东西太多,只要你喜欢——然后我对学生说:你准备拜访的朋友是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一时都沉默,于是我带头说:我看到采蜜的小蜜蜂,热情地与它打招呼,你好,勤劳的蜜蜂,你采的蜜真香,真甜…..”此语抛砖引玉,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你好,音乐家蛐蛐,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少有气势。”“你好,悬崖上的青松,你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着,不累吗?”“你好,袅袅的炊烟!你婀娜的身影,让家乡满宁静,变得更加美丽”……可以想象学生有多少奇思妙想呀!我对学生说,以“田野访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由于有开头多媒体循环播放图片和音乐的诱导,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活跃起来,作文也变得轻松了,可以说,作文课上借助多媒体,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文教学充满乐趣。
三、 加强交流——展示成果,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正如演员得到导演和观众的认可,会使演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渴望被肯定,被赏识的心情与演员没有两样,甚至更强烈。遗憾的是作为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的感受,作文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短处,不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学生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好不容易弄出的“东西”,得到的却是消极的评价,心中难免会产生失败感。语文教师应放低姿态,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做出积极鼓励性的评语,特别是怕作文的学生,老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