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南蛮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南蛮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

第7 卷 第6 期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 7 No.6 2013 12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Dec. 2013 年 月 略谈南蛮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 石 慧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 10004 ) [摘 要]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楚族迁居江汉平原后对苗蛮土著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潜入历史深处的“三 苗”文化的遗存, “山地文化”所铸造的 “南蛮特性”,以及蛮夷土著崇尚巫教的生态文化环境等,都对楚文化特 质的形成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屈原对南方土著巫鬼文化的吸收和改造,更是一种自觉而明确的 “寻根”意识。 [ 关键词 ] 南蛮文化;楚文化;楚辞 [ 中图分类号 ]G0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673-9272(20 13)06-0 13 1-04 楚文化之所以引领南方文化之风骚,很大程度上 明证;大江以南还有不少濮人、庸人、麋人等杂居, 得益于与南蛮文化的交润互浸,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后来都成为楚国的属民。这些被历代史家泛称为 “南 和承启流变,以笔者之浅陋,要作全面评述恐怕是很 蛮”或 “楚蛮”的部落、族群,虽无统一的文字, 难讲清楚的。本文仅简要地描述南蛮族群在文化传统、 并入楚国的时间早晚及与楚族同化的程度也并不一 观念形态方面对楚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致,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秉性与文化习俗,有的还保 一 、对民族形成的影响 留了较多异民族的特点。作为客籍的楚族习染既久, 民族成长的历程,就是文化发展的历程。楚族 江汉间土著楚蛮文化的某些因素、特质浸润到楚文 的形成远比楚国要早,据古文献记载,它源自活动 化之中便在所难免。 在中原的新郑、嵩山一带的祝融八姓之一的芈姓, 上述影响首先体现于考古发现所显示的文化面 故楚文化难以割舍与华夏文化集团的血缘关系。大 貌上,如陶器中由蛮夷罐形鬲演变而成的高腿锥足 多数研究者认为,楚民族并非南方 “土产”。楚人 的 “楚氏鬲”,其形器结构、审美特征皆与流行于 为了和其他民族争夺生存发展空间而不断征战、迁 中原的 “殷式鬲” “周氏鬲”迥异,这是楚文化形 徒,当楚族在夏商之际由中原迁移到古 [2] “三苗”原 成的诸标志之一; 此外湖北荆门出土的“大武辟兵” 居地江汉平原后,才与南方地域之苗蛮杂居的。这样, 的铜戚,乃巴人表演大武之乐的道具,据有关学者 [3] 不仅给两湖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加快了江 推断,楚人的武舞即从巴人那里学来的。 以上皆楚 南的开发,而且自觉地从民间、从蛮夷的异质文化 人 “师夷之长技”的显例。当然,历史原型的深远 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传统。成熟而富于个 文化源头永远是潜在的,那种以集体无意识形式潜 性的楚文化的形成,除社会变革的时代际遇,高山 入历史深处的 “三苗”文化的遗存,势必潜移默化 大泽、云烟变幻的地理环境的孕育等因素外,也离 地影响到楚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这种影响有 不开楚国在“抚夷属夏”“甚得江汉间民和”的情势下, 时甚至比思想的直接影响更为持久。 本土下层文化的回升和原始文化的复苏。 揆诸《尚书·吕览》《战国策·魏策》《史记·五帝本纪》 楚文化固然是楚民族缔造的,但纯粹意义上的 等史籍,所谓 “三苗” (又称 “有苗”、 “苗民”, 民族文化仅存于发端的暂短时期,兴国拓疆后的楚 徐旭生先生称为 “苗蛮”)实际上不过是原始社会 国南方境内,除主体民族荆楚以外,还生聚着众多 末期包括众多氏族、部落的联盟,据 《国语·楚语》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