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省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成矿地质体的判定及其意义
肖和平,陈学良,高孟潭,2012. 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 震灾防御技术,7(1):12—25.
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的潜在
1
震源区划分原则
肖和平 1)
陈学良 2) 高孟潭 2)
1)湖南省地震局,长沙 410004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 基于“地震区划概率水准确定与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研究”的成果,本文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境
内核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从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 察等室内、外分析工作的层面上,得出了湖南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 7 种划分的方 案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预编原则。这一结果对相类似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区 地震区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湖南 抗倒塌 地震区划 潜在震源区
引言
第三代区划图和第四代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均采用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方法 CPSHA(高孟潭,2006;时振梁等,2001;高孟潭,2003)。该方法是在 Cornell(1968)
提出的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技术思路是考虑潜在震源区的二级划分,即在地震
带划分的基础上划分潜在震源区,并在地震带内统计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和 b 值,通过地震空
间分布函数,将各震级档的年平均发生率分配到各个潜在震源区(高孟潭,1988;时振梁等,
1991;胡聿贤等,2006)。根据随机场方法统计检验,采用 CPSHA 得到全国范围地震区划结
果在统计上是可靠的(高孟潭等,1993),但是不排除在具体地区由于资料和具体处理方法的 局限,区划结果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Frankel A.,1995)。
CPSHA 方法的核心技术是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近年来一些中 强地震活动地区发生的地震表明,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活动性确定方法确实需要不断改进
(高孟潭等,2008;李颖等,2007),地震区划图在一些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结果也存在明显
不合理的地方。
湖南省现今的地震活动性较弱,历史上也只发生过 21 次 43/4 级以上地震。 因此,本文开展了第四纪活动断裂野外考察研究,弥补了地震样本较少的缺陷。在划分
1 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 2006BA13B01“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自然科学基金90915012)
[收稿日期] 2011-11-15
[作者简介] 肖和平,男,生于 1952 年。湖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防震减灾研究。E-mail: 381751240@
通讯作者 陈学良,男,生于 1976 年。副研,硕导。主要从事工程地震研究。E-mail:cxl@
不同“试验潜源”时广泛收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收集了湖南省境内核电工程地震
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开展了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察 等室内、外分析工作,并对湖南地区的潜在震源区 7 种划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划分 原则和依据。
湖南省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
湖南及邻区横跨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 2 个大地构造单元,可进一步划分为 6 个二级构 造单元,即华南褶皱系的湘桂、赣粤褶皱带;扬子地台的江南台隆、江汉-洞庭拗陷和上扬子 台褶带、下扬子台褶带(图 1)。
1
图 1
湖南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图
Fig. 1 Map of t ect oni c units of the study regi on
1.1 活动盆地
湖南境内有沅陵-麻阳拗陷、洞庭湖拗陷、长寿街-平江断陷、湘乡拗陷、衡阳拗陷、 醴陵-攸县断陷、茶陵-永兴断陷等盆地。这些构造均在断陷区与隆起区的边界上,断块差 异运动和构造地貌反差强烈地区,地震活动频度、强度亦较大。总体上看,缓慢上升区和断 块差异运动不明显的地区,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皆低。第四纪活动的洞庭湖断陷盆地的南 西缘及西缘的中强地震强度、频度都较强。现代小震在常德-石门一带较为密集。
湖南中强地震活动与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的交接部位有关。在白垩-古近纪盆地构造的
边缘上,历史曾有中强地震活动,如长沙-平江、新化等盆地。在沅麻、衡阳、长沙-平江及 洞庭湖等盆地的边缘、盆地内中更新世活动的断裂带在历史上均发生过有感地震(M≥3.0 级)。这些盆地边缘和内部第四纪活动断裂上,现代均有小震发生。据向宏发等(2008)的研
14
震灾防御技术
7 卷
究,中强地震的发生均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发育和分布有关。
1.2 第四纪活动断裂
第四纪活动的断裂主要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北东和北西向。湖南省境内第四纪活动 断裂有 14 条(图 2、表 1),即澧县-石首断裂带、慈利-张家界断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