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中考诗歌鉴赏专题.pptVIP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中考诗歌鉴赏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中考诗歌鉴赏专题

阅读古代诗歌,能作初步的赏析。 题型 客观题:选择题 主观题:问答、填空 一、走近中考 ,透视考点 【例1】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指什么?(2分) 2.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简要的分析。 (2006年成都中考试题)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1、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 2、赏析诗歌所运用的写法。 3、赏析诗歌的语言:炼字。 二、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类似于: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4】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中倾斜的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诗歌内容(即解释诗句) (概括归纳句意) 步骤二(情)所抒感情:句意+感情 诗歌内容(意象、含义): 用概括性语言解释诗句。 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句意)+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例5】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第二种模式 【写法赏析型】 提问方式类似于: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弄清“写法” 1、掌握修辞方法: 2、掌握表达方式: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 (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题步骤 第三种模式 【品味炼字型】 提问方式类似于: (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 【例7】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题技巧 品味关键词句: 句意+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 三、中考真题训练 【例1】 07金华市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指什么? 2.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问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