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石化五大类装置运行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中石化五大类装置运行总结

中国石化 2005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运行报告 1 概况 2005年,集团公司33家炼油企业有57套常减压蒸馏装置运行,截至年底,总加工能力为18132万吨,与2004相比,2005年新增能力1408万吨。单套能力达到800万吨/年的装置有4套(镇海3#、高桥3#、金陵3#、上海石化3#),单套能力在500-800万吨/年的装置(不包括800万吨/年)有7套(广州1#、茂名4#、上海石化2#、洛阳、湛江、镇海1#、2#),单套能力在300-500万吨/年(不包括500万吨/年)的装置有19套,单套能力在100-300万吨/年的装置有19套、单套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下的装置有8套(杭州2#蒸馏能力最小,为20万吨/年)。其中,股份公司有49套,加工能力为1,6902万吨,单套平均加工能力为344.94万吨/年;非上市部分共有8套,单套平均加工能力为153.75万吨/年。 2005年集团公司共加工原油15235.29万吨,常减压装置平均运行负荷率为85.99%,股份公司加工原油14349.43万吨,平均运行负荷率为86.13%;平均换热终温为281℃,比2004年提高了3℃,其中,最高为312℃(长岭1#),最低为208℃(天津2#);集团公司总拔出率为66.19%,比2004年降低0.29个百分点。股份公司总拔出率为66.77%,比2004年降低0.28个单位,其中,在减压塔也运行的装置中最高为78.48%(镇海3#),最低为50.7%(洛阳);能耗平均值为10.66kg标油/t,比2004年降低0.82kg标油/t,其中,最高为19.17kg标油/t(西安2#),最低为8.13kg标油/t(金陵1#);脱后含盐平均值为2.2mg/l,比2004年降低0.74mg/l,最高为21.44mg/l(塔河2#);常压炉热效率平均为88.12%,最高为92.0%(镇海2#),最低为83.5%(广州1#);减压炉平均热效率为88.05%,最高为91.0%(镇海3#),最低为82.0%(西安2#)。2005年各常减压装置的部分运行数据见附表-1。 2 新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 2.1 国外技术进展 2.1.1 高速电脱盐技术 电脱盐从技术特点来分一般有低速电脱盐和高速电脱盐两种形式。国外的高速电脱盐技术与国内普遍采用的低速电脱盐相比,具有脱盐技术先进、脱盐效率高(单级脱盐率可达95%),单罐处理能力大、电耗低等优点,其最主要的特点和技术核心为:进料位置在电极板之间的油相;进料管分配器采用特殊的高效喷头,原油以水平方向薄片状向四周喷出,电脱盐罐的处理能力取决于喷头的能力;采用交(直)流电供电,变压器数量和接电方式的选择比较灵活。高速电脱盐技术能够提高处理量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原油的进油方式,从油相进油对罐底水层不会产生搅动,不会影响油水界面的稳定,使提高进油速度成为可能,而双层喷嘴的设计保证了有足够量原油喷入电场中,从而可实现小罐体大处理量的目标。 高速电脱盐技术的适应性和缺点:从高速电脱盐高效喷头的设计原理看,高效喷头的分配效果与原油的API度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该喷头只能争对一定范围API度的原油发挥最佳效能,原油的轻重会影响高效喷头的分配效果,尤其当加工油种较设计油种重时,分配效果将变差,即该技术对不同API度油种的适应性较差;另外,从充分利用电场的角度来看,当原油加工量较高时,原油以水平方向薄片状向四周喷出效果就好,相邻的两个高效喷头分配出的原油区域就越接近于相切,电场的利用率就越高,脱盐性能也就越好,所以高速电脱盐对原油的大处理量较适应,对低负荷工况的适应能力较差。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套电脱盐装置采用了高速电脱盐技术,国内镇海、上海石化、齐鲁、大连等单位应用了美国PETROLITE公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高速电脱盐技术,应用效果较好。 高速电脱盐和低速电脱盐的技术特点对比见表-1。 表-1 高速电脱盐技术和低速电脱盐技术特点比较 项 目 低速电脱盐技术 高速电脱盐技术 原油进料位置 水相 电极板间(油相) 进料部件形式 多孔管或倒槽式 高效喷头式 供电型式 交流或直流电 交流电 油在电场中停留时间, min 6 不要求(很短) 原油处理能力(相同罐体) 1(比较基准) 2~2.5 一级脱盐率,% 85~90 95 二级脱盐率,% 95~97 99 脱后原油含水,% 0.2 0.2 排水含油,ppm ~200 ~150 电耗,kWh/t原油 0.2~0.5 0.03~0.1 投资(相同处理能力) 一般 略高 2.1.2减压深拔技术 减压深拔工艺在国内还未自主开发,少数几个新建的大型常减压装置的减压深拔技术均从国外Shell和KBC两个公司引进。根据情报调研和技术交流,这两个公司的减压深拔工艺技术情况如下: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