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三化螟.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三化螟

第一节 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 属鳞翅目,螟蛾科 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 以幼虫钻蛀为害,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 (一)形态特征 雌虫前翅黄白色,翅中央有1黑点 雄虫前翅灰黄色,翅顶角有1列黑点组成的斜纹,外缘有7~9个小黑点 幼虫头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背中线暗绿色 (二)发生规律 (1)1年2~7代,长江中下游为3~4代区 (2)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3)成虫昼伏夜出,飞行力强,趋光性强, 有趋绿产卵习性 (4)幼虫老熟后在稻茎基部作薄茧化蛹 (5)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每代都有适宜生存 繁殖的寄主,发生量多,为害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在越冬幼虫化蛹期,及时春耕灌水,杀死虫蛹 同一稻区内避免早、中、晚稻并存 适当调整播、栽期,避过易受害生育期 人工拔除枯心苗和白穗,拾毁外露稻根 2、黑光灯诱杀 3、生物防治 Bt可湿性粉剂或乳剂1.5~2.25kg/hm2 4、药剂防治 5%锐劲特悬浮剂 ,48%乐斯本EC 第二节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属鳞翅目,螟蛾科 寄主除水稻外,还有茭白、甘蔗、高粱、玉米、稗草 水稻被害形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 (一)形态特征 雌蛾黄褐色,前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雄蛾翅色较深,中央有紫黑色斑点,腹部尖削 2龄以上幼虫体背有暗褐色纵线5条 (二)发生规律 (1)1年1~5代,长江流域1年3~4代 (2)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及杂草中 越冬 (3)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喜在叶色 浓率、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卵多产于 叶片的下半部 (4)幼虫侵蛀水稻能力比三化螟强,优以分蘖 期、孕穗期的侵入率和存活率高 第三节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一)形态特征 黄褐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褐色宽边 前翅前缘有3条黑褐色横线,中横线短,不达后缘;后翅有黑褐色横线2条 停息时雄尾部上翘,雌平直 (二)发生规律 1年1~11代,湖北1年5~6代 北纬20o以南终年活动,不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需补充营养,有趋光性, 有迁飞习性。喜产卵在嫩绿、宽叶、矮秆的水稻品种上 2龄幼虫开始在叶尖吐丝纵卷稻叶成小叶 苞,3龄后可转苞为害,4龄后食量大、抗药性强,5龄是暴食阶段 第四节 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属同翅目,飞虱科 单食性害虫(水稻,普通野生稻) 直接刺吸为害 产卵为害 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 (一)形态特征 成虫褐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上有3条隆线 长翅型前翅浅褐色,透明,翅斑黑褐色 短翅型前翅伸达腹部 第5~6节,后翅退化 若虫5龄,腹背3、4节有白色斑纹 (二)生活史与习性 1、湘鄂浙1年发生4~5代 2、越冬 北纬19o~25o 3、迁飞 4、褐飞虱具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起迁移扩散作用,短翅型则定居繁殖。短翅型雌成虫的繁殖势能比长翅型高,表现为产卵前期短,历期长,产卵量高。因此短翅型的增多是种群即将大量繁殖发生的预兆。 5、成、若虫喜阴暗,怕直照阳光,主要在下部群集取食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培育与推广抗虫品种 合理布局,连片种植 双季稻区,选择早熟品种,且及时收割 加强水肥管理,基肥施足,N、P、K配 合,防止后期贪青,浅灌勤灌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合理防治,帮助 稻蜘蛛迁移 利用白僵菌、扑虱灵、阿维菌素等生 物农药 3、药剂防治 “两查两定” 查虫龄定防治适期,2、3龄多时为防治适期 查每兜虫头数定防治对象田 双季早稻每丛10~15头,晚稻15~20头 药剂:吡虫啉、吡蚜酮、敌敌畏、乐果 方法:喷雾或泼浇,毒土,喷粉 第五节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属同翅目,飞虱科 各稻区均有发生(新疆除外) 直接刺吸为害 产卵为害 传播烟草从枝病 (一)形态特征 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中域为黄白色 雄虫黑褐色,雌虫淡  黄褐色  (二)生活史和习性 1、越冬与迁飞 越冬北界北纬26o 2、世代及发生期 3、生活习性 各代长翅型在80%以上,长翅型与短翅型总产卵量无明显差异。 成、若虫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 大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属鳞翅目,夜蛾科 成虫前翅中部从翅基至外缘有明显的暗褐色纵纹,此纹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 幼虫头深褐色,胸腹背面桃红色 第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