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防火及防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1 1 1 * * * *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 * *   隔离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拆除与火源相连的设备或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焰蔓延的空间地带;设法筑堤阻拦已燃的可燃或易燃的液体外流,阻止火势蔓延,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冷却法是根据可燃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燃点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直流水的灭火机理主要就是冷却作用。另外,二氧化碳灭火时,其冷却的效果也很好。   窒息法是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这一条件,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抑制法就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泼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停止。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 * 自由基 燃料 氧 能量 4.化学中断法 着火三角形理论: 四面体理论:自由基参与反应 喷入灭火剂消除连锁反应自由基,从而使燃烧反应不能传递下去。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 2.5.4 灭火-基本方法 ⒈水与水蒸气 1kg水的温度升高1℃需4.18kJ的热量,其汽化潜热为2.26×106J.kg-1。水适用于扑救大面积火灾。 水蒸气的还可使火场氧含量减少,以阻止燃烧,空气中含水蒸气浓度不低于35%时,可有效地灭火。 冷却 窒息 2.5.4 灭火-常见灭火物质 如下物质不能用水扑救: (1) 遇水燃烧物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钠、钾、电石等; (2) 储存硫酸、硝酸、盐酸区域着火,不可用强大水流冲击,宜用沙土、CO2扑救; (3) 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 (4) 高温化工设备; (5) 比重比水小的易燃液体。 2.5.4 灭火-常见灭火物质 ⒉ 泡沫灭火剂 ⑴ 组成:起泡剂、泡沫稳定剂、降粘剂、抗冻剂、防腐蚀剂及大量水。 ⑵ 灭火原理:窒息作用 ⑶ 应用:液体的火灾。 ⑷ 分类: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两类。 2.5.4 灭火-常见灭火物质 ⒊惰性气体灭火剂 灭火原理:液态CO2冷却可燃烧物;CO2气体能隔绝和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能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 应用:易燃液体、可燃液体和一般固体物质火灾;扑救电气、精密仪器以及贵重生产设备的火灾。 局限: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金属火灾;不能扑救自身给氧燃烧物质的灭火(如硝化纤维)。 N2作为灭火剂,一般在装置系统内使用。 29.2% 5% 10% 2.5.4 灭火-常见灭火物质 4.干粉灭火剂 成分:NaHCO3及少量防潮剂等组成的干粉剂。 灭火原理:产生水蒸气、CO2,反应吸热,起到一定的冷却和稀释作用。 应用:扑救可燃气体及电气设备的火灾,对一般固体的火灾也很有效。 局限:不适合扑救精密仪器火灾;不能与空气泡沫并用。 2NaHCO3 ? Na2CO3+H2O+CO2 2.5.4 灭火-常见灭火物质 本章内容到此结束! * * * * 汽油的浓度爆炸极限是1.4%-7.6%之间 * 汽油的浓度爆炸极限是1.4%-7.6% * 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 * * 说一下GB2406-80? * * * * * 增加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通常会使上限显著提高,爆炸范围扩大。原因在于,处在高压下的气体分子比较密集,浓度较大,这样分子间传热和发生化学反应比较容易,反应速度加快,而散热损失却显著减少。   在已知的气体中,只有CO的爆炸范围是随压力增加而变窄的。?    * 混合气在减压的情况下,爆炸范围会随之减小。压力降到某一数值,上限与下限重合,这一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低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