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松褐天牛的发生与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松褐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江西省松褐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张劲皆1 ,罗惠文2 ,温小遂* (1,:. 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江西 南昌 330077)[1]。 羽化的成虫喜在2年生枝条上啃食嫩皮补充营养。成虫昼夜均能活动, 具有弱趋光性,补充营养3~10d开始交尾产卵, 5~6月为产卵盛期。成虫喜将卵产在衰弱木和新伐倒木, 产卵前先咬一刻槽, 再将卵产在刻槽内。成虫一生的平均产卵量为215粒,产卵于树皮和韧皮部之间,产卵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将近1个半月。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危害。10月下旬或11月初幼虫陆续越冬[2]。 2 松褐天牛在江西的分布与危害 江西有林地面积871.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60.05% 收稿日期:2011-03- 作者简介:张劲皆(1963-), 男, 江西永修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 通讯作者:温小遂,教授级高工,E-mail:jxsfzwxs@ 全省共有松林面积348.3万[3]。松材线虫病自2003年首次在我省赣州市章贡区被发现以来,疫情已分布至庐山区、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等13个县(市、区)[4],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元,生态损失无法估算。其次,周边省份的疫情,如福建省三明市的泰宁县等疫区、广东省韶关市的始兴县等疫区分别毗邻我省的赣东、赣南地区[4],因而对我省赣东、赣南地区的松林形成极大威胁。 二是因为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大量的松树死亡以及折枝断干,树势转弱,引发松褐天牛灾害爆发。 2009年松褐天牛发生面积达110万亩,并造成 80余万株松树死亡;2010年发生面积仍高居82万亩。 3、 松褐天牛的主要防治措施 3.1 虫情监测 3.1.1 诱捕器监测 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设置固定监测点, 诱捕器设在林道旁空气流通处。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1.5m左右。集虫器用锌铁皮或塑料等加工,诱捕器内放入瓶装引诱剂, 成虫羽化后可5~7d检查诱捕天牛情况,掌握种群动态, 分析虫情, 发布预报。 3.1.2诱木监测 于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初期在林间选择衰弱或较小的马尾松砍伤作为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在诱木上产卵。于翌年3月前,砍伐这些带有松褐天牛越冬幼虫的诱木,并锯成约1m长的树段,放置于铁纱网制成的养虫笼内,定期观察越冬幼虫取食、成虫羽化出孔情况,掌握害虫发育进度, 发布预报。 3.2营林措施 一是人工清理虫害木。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枝)、濒死树、受害严重的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 清理下来的虫害木严格进行除害处理。二是开展封山育林和林相改造, 在采伐迹地上补栽阔叶林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 定向培育混交林,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 3.3 诱木防治 在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在诱木上产卵。也可利用新鲜松木段作诱木。约0.67hm2设置1株(松褐天牛密度大的林分可适当增设诱木数量) , 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 , 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 cm处的3方向侧面, 用刀砍3~4刀(小树可少些) , 刀口深入木质部约1~2cm, 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 3 ( 1份引诱剂原液用3 倍清水稀释) 。施药量(ml)大致与诱木树干基部直径(cm) 树相当。及时将死亡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 杀死其中所诱天牛, 减少天牛种群密度。 3.4 生物防治 3.4.1花斑花绒寄甲防治 利用诱木+花斑花绒寄甲卵块或成虫防治。在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较低的松林,每亩林地设1株至2株诱木;当诱木中的松褐天牛幼虫发育到2龄至3龄时,于下午黄昏时直接将成虫释放在树干基部,每株诱木释放成虫20对。如果是释放卵块,则伐倒诱木,将卵卡均匀钉到树干上。每株诱木释放花斑花绒寄甲卵1000粒。 直接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防治。在松褐天牛种群数量较低的林分,每667m2松林选择松树枯死木或有松褐天牛危害的松树4株至5株,作为直接释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受体,每株释放成虫10对。在松褐天牛发生严重的林分(在每667m2松林受害死树15株以上),按每667m2放花斑花绒寄甲成虫150对的量释放。 在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林分中,可将有天敌寄生繁殖的诱木于松褐天牛羽化前砍伐集中起来,用8目铁丝网笼罩住,待花绒寄甲羽化迁飞后将诱木集中并烧毁。 3.4.2肿腿蜂防治。于松褐天牛幼虫幼龄期, 在林间释放松褐天牛的天敌肿腿蜂, 也可通过肿腿蜂携带白僵菌的方法感染天牛幼虫, 以降低林间天牛数量, 达到控制和减少病死树的目的。放蜂最好在25℃以上的晴天进行。采用单株放蜂法、中心点放蜂法或分片布点放蜂法, 每667m2 放蜂1500头左右。 3.5 化学防治 使用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高效,对环境友好。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噻虫啉粉剂、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48%噻虫啉水悬浮剂是专门针对防治松褐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