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金文化及建设与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五金文化及建设与发展

浅谈“五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黄胜可 日本知名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断言:“21世纪的经济学将由文化与产业两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增长中更多地渗入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永康作为著名的“百工之乡”,正在努力打造世界最大的“五金之都”。 从传说的轩辕黄帝在永康石城山铸鼎开始,到春秋铸剑,汉造弩机,勤劳的永康人就踏上了一条艰辛而又辉煌的五金之路。孙中山先生曾说:“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吾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中国五金矿藏丰富,历史悠久,在春秋时就有五金(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的记载。由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应用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军事活动的各个角落。“熊熊炉火映汗水,走街串巷闯四方”,五千年的五金历史,铸就了永康这一个著名的“五金之都”。 一、五金文化与永康区域经济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永康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永康五金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全译》中记载黄帝(轩辕氏)曾在永康石城山炼铜铸鼎,黄帝被尊为五金之祖,而永康自然就成为了五金之源,五金文化渗透到永康人的血液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不畏艰险、敢闯敢干、富有正义感,自主性、进取性、创新性较强”的永康精神。 从宋代开始,永康的铜矿就得到大规模开采,并留下“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美誉。到了元代,永康生产的铜锁被列为贵品。明清两代,永康的手工业更加繁荣,靠手工艺吃饭的能工巧匠已经遍布全国各地,“铁榔头”的心理态势,使永康人敢想、敢闯、敢干,打铁、补铜壶、钉秤、镶牙齿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走南闯北,全国“县县不离康、离康不是好地方”。并且从这些能工巧匠中逐步演变分化出了一支土生土长的供销员队伍,他们“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想尽千方百计”,在全国各地推销五金产品、采购原材料、签订购销合同。通过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销产品,在生产与销售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推动了永康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金制造业是浙江的区域特色产业,更是永康的支柱产业,主要分为五金材料工业和五金加工工业两大类,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铜铝加工、防盗门、衡器、滑板车等特色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依托发达的五金产业,永康市各类五金专业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创建于1992年的中国科技五金城,已成为拥有2800多间店铺以及“五馆三库二中心”的全国最大的高品位五金专业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交流中心。每日进场交易客商2万余人次,日货流量超千吨,市场成交额每年以20%的速度攀升。1996年的首届五金博览会,三天总成交额达5.69亿元;2010年9月第十五届五金博览会,在门类产品首次分离后,三天的总交易额仍达到88.2亿元,加之网上五金博览会、五金商城网站、五金城金城、金都市场经营户等共同参与展示交易,规模、数量再创新高。正是凭借五金产业的优势,使永康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 二、陈亮的“事功学说”推动了永康五金文化的发展 陈亮的“事功”学说,是南宋时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成鼎足之势的重要学术流派,在当时学术思想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的“以义利统一为前提,以倡导功利为手段,以谋求国强民富为目的”的事功学说与儒家传统的贵义轻利观截然不同,对永康民风民俗影响很大。陈亮提出“各务其实”,主张学术与事功的统一、实事实功,学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后人曾将陈亮的思想概括为16个字:“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注重现实与实践、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精神,是浙东事功学鲜明的文化个性。浙东事功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工商的文化精神,如陈亮特别提出商业的重要性:“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上下相恤,有无相通。民病则求之官,国病则资诸民。商籍农而立,农籍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浙东事功学“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精神,不仅从民间得以提炼并为永康地方民间的相应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经过广泛的传播,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永康的民间心理,构成了永康人的“遗传因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永康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些发展模式:如前店后厂、沿街成市的专业市场,以商业促工业、以工业兴市场的发展方式等等。“注重工商”的文化精神对永康专业市场制度创新的轨迹和路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永康五金市场的兴起,是永康历史上重视工商传统的一种必然结果。专业市场既是产品商业化、市场化的交易所和中转站,也是商品供求信息的发布地。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