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why.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通道换热器-why

微通道换热器综述 1 前言 换热器工质通过的水力学直径从管片式的10-50mm,板式的3-10mm, 0.6-2mm,10-600,这既是现代微电子机械快速发展对传热的现实需求,90 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1981年,Tuckerman和Pease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1985,Swife,MiglioriWheatley研制出了用于两流体热交换的微通道换热器。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制造水力学直径10-1000 通道所构成的微尺寸换热器。1986年,Cross和Ramshaw研制了印刷电路微尺寸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到7MW/(m3·K);1994年,Friedrich和Kang研制的微尺度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45MW/ ( m3·K);2001年,Jiang等提出了微热管冷却系统的概念。该微冷却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微散热系统,,,,R134a作为一种过渡型替代品,由于其温室效应指数很高(约为CO2的1300倍),也被《京都议定书》所否定。CO2 在蒸发潜热、比热容、动力黏度等物理性质上具有优势。若采用合适的制冷循环,CO2在热力特性上可与传统制冷剂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但是CO2制冷循环为超临界循环,压力很高。在空调系统中高压工作压力要到13MPa以上,设计压力要达到42.5MPa,这对压缩机和换热器的耐压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结构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前提下,微通道气体冷却器是同时满足耐压性、耐久性和系统安全性的必然选择。目前欧盟已做好准备,将于2011年全面使用CO2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 在家用空调方面,3mm时,0.5-1mm 时,对流换热系数可增大50%-100%。将这种强化传热技术用于空调换热器,适当改变换热器结构、工艺及空气侧的强化传热措施,预计可有效增强空调换热器的传热、提高其节能水平。与最高效的常规换热器相比,空调器的微通道换热效率可望提高20%-30%。在这方面,全球几大散热器生产厂家如Delphi、Aluventa和Danfoss等已经开始将微通道散热器推广应用于家用空调如多联机、户式中央空调,这将使产品拥有巨大的竞争力。我国阳江宝马利、江苏康泰也在紧跟全球换热器发展步伐,已开发出多种微通道家用空调散热器[1]。 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的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曾预言微型化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换热器作为化工过程机械的典型产品,是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核能、冶金、船舶、交通、制冷、食品及制药等工业部门及国防工程中。其材料及动力消耗占整个工艺设备的30%左右,,,(Miniaturization)的强大发展趋势推动了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的不断进步,(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的诞生。 所谓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借助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热传递的三维结构单元。当前关于微通道换热器的确切定义,Mehendale.s.s提出的按其水力当量直径的尺寸来划分。通常含有将水力当量直径小于1mm换热器称为微通道换热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Tuckerman和Pease报道了一种微通道(Micro- channel)换热结构。该结构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如硅)构成,其换热过程为在底面加上的热量经过通道壁传至通道内,其换热性能得到超过传统换热手段所能达到的水平,成功地解决了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化所带来的“热障”问题。随后Wu和Little、Pfahler等、Choi等都对通道中的单相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用于两种流体热交换的微通道换热器于1985年由Swift研制出来,研究表明,MW/(m2·K)。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研究所(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于9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燃烧/气化一体化的微型装置以及微型热泵等。卡尔斯鲁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rabH)也在利用经过成型工具超精细车削加工的器件,将其彼此连接形成错流和逆流的微换热器[2]。 2 微通道换热器的类型、材料及加工方式 微通道换热器按外形尺寸可分为微型微通道换热器和大尺度微通道换热器。 2.1 微型微通道换热器 微型微通道换热器是为了满足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类结构紧凑、轻巧、高效的换热器。其结构形式有平板错流式微型换热器、烧结网式多孔微型换热器。微型微通道换热器可选用的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镍、铜、不锈钢、陶瓷、硅、Si3N4和铝等。采用镍材料的微通道换热器,5倍多,50%。采用铜材料。可将金属板材加工成小而光滑的流体通道,,, ,45MW/ ( m3·K),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