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qǐn) (zǎo) (xìnɡ) 自由诵读 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横 盖/竹柏影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户 门 欣然 愉快地、高兴地 念 想、思考 遂 于是、就 寝 卧、睡 相与 共同、一起 步 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澄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空明 水的澄澈 盖 连词,相当于“原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却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惋惜无人赏月) 但 只是、不过 耳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研究探讨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研究探讨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5.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选举风波》教学课件-上册-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优秀实用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课件-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优秀实用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都市精灵》讲课课件-苏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长和《山海经》》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件-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西苏州园林》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人教新课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