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害虫甜菜夜蛾
蔬菜虫害--甜菜夜蛾 发表于 2008-11-24 8:43:18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叫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别 名:贪夜蛾学名 Spodoptera exigua (Hubner)。甜菜夜蛾分布很广,从北纬57度至南纬40度之间均有分布。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发生,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重要害虫,常常暴发危害。该虫的食性很杂,其寄主有菜豆、豇豆、大豆、甘蓝、白菜、萝卜、莴苣、葱、菠菜、芹菜、瓜类、茄果类,以及棉花、苹果、药用植物、牧草等170多种植物。
形态
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识别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
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
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
蛹: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主要食物
甜菜夜蛾为害多种蔬菜,如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豆类、茴香、韭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等。
虫态
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为害植株。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大龄幼虫还可钻蛀青椒、番茄果实。
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或心叶中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仅留叶脉与叶柄。3龄后还可钻蛀豆荚以及大葱叶和辣椒、番茄的果实,造成落果、烂果。
发生规律:
一、生物学特性:
甜菜夜蛾在北京、山东一年发生约5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发生5~6代,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可周年连续发生,无越冬现象。在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地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全年主要发生期在6~9月份,其中以8~9月份危害最重。
成虫白天隐藏在杂草、土块、土缝、枯枝落叶等处,受惊时可作短距离飞行。在夜间20~23时活动最盛,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卵块成单层或双层,卵块上盖着白色鳞片。成虫产卵前期1~2天,产卵历期3~4天,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最多可达1700粒,在山东2~3代卵历期3~4天,4代6~7天,孵化率平均为79.3%。
幼虫共5龄,个别6龄。初孵幼虫在叶背群集结网,啃食叶肉,只留表皮,受害叶片呈透明的小孔。随着虫龄增大,幼虫分散危害,蚕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呈网状,高龄后,幼虫可食尽叶片仅留叶脉。5~6龄幼虫食量可占全幼虫期食量88%~92%。酷暑季节幼虫可栖息于作物顶部,造成嫩头枯萎,还可潜入表土危害根部。此外,幼虫还能蛀食豆荚、青椒、番茄果实及棉花的蕾铃。幼虫有假死性,受震扰即落地,在虫口密度过大而又缺乏食料时,幼虫可互相残杀。在气温高、虫量大时,或缺乏食料时幼虫可成群迁移。
幼虫老熟后,钻入4~9厘米的土内吐丝筑室化蛹。如表土坚硬时,可在表土化蛹。蛹期7~11天。
二、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甜菜夜蛾是间歇大发生的害虫,年度间发生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一年内不同时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也很大,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甜菜夜蛾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力。卵在46℃下30秒钟,孵化率影响不大。在43℃下4小时,对幼虫发育和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该虫也有较强的抵寒力,蛹在一12℃的低温下,可忍受数日,但不能长期抵御低温;卵在一20℃下死亡率仅40%。而成虫和幼虫的抗寒力则较弱,幼虫在2℃下经数日即可死亡。因此,冬季长期低温对其越冬不利,同时,晚秋降温时田间的虫态是否具有抗寒性,是决定越冬死亡率和次年发生基数的重要因素。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越冬死亡率高,春季发生较少。除温度外,甜菜夜蛾喜欢干旱少雨的气候,多雨对其化蛹羽化不利。因而夏末炎热干旱,秋天常大发生。
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
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灯光诱杀是一有效的措施,可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每公顷设灯3盏。
2、晚秋或初冬翻土灭蛹:
甜菜夜蛾在不少地区是以蛹越冬,可以通过翻土,消灭部分越冬蛹。
3、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
甜菜夜蛾的卵块在叶背,且卵块上有黄白色鳞毛,易于识别,3龄以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心叶上,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方,特别各承包户种植面积不大,可以采取这项措施。
4、清洁田园,铲锄杂草:
春季3~4月份,结合中耕松土,清除杂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