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2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练习-岳麓版必修3.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2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练习-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2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练习-岳麓版必修3

第2课时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0·山东威海文综模拟)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2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贡献 C.图3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图4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解析:浑仪属于观测天象的仪器,地动仪属于观测地震的仪器;原子弹爆破成功不属于和平利用核能;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是“文革”推动的结果;“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答案:D 2.(2010·山东潍坊二模)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在我国航天活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  ) ①“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③航天飞机研制成功 ④“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可以用排除法,航天飞机是比宇宙飞船更高一级的航天器,目前我国并没有能够研制出航天飞机,故排除③。 答案:C 3.(2010·江苏宿迁第三次调研)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老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解析:此评语是评述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 答案:C 4.(2010·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解析:“中国人进入太空”提示材料应该是对“神舟”五号的评价。题中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才有“太空人”。 答案:B 5.(2010·山东济宁检测)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解析:注意时间“1958年”,结合材料中15天即可扫除文盲的信息,可知犯了“左”倾错误。 答案:A 6.(2010·山东临沂期末,16)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 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教育大革命”不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且这种教育上的“大跃进”导致高校良莠不齐,片面强调“突出政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混乱现象。 答案:C 7.(2010·广东佛山一模)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解析:注意图中的“1956”年这个时间。1956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赴校证”印证了这个时代中国教育的特点。A、B、C三项都出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答案:D 8.从下列图中可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 ①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②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③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9.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这们做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加强当地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答案:D 10.(福建龙岩质检,1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