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子夜》更名所蕴含文字学意义
浅谈《子夜》更名所蕴含文字学意义摘 要:文学大师茅盾的《子夜》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子夜》并非这部巨著的原名,这一点后期的许多学者都讨论过,1995年第8期的《教师博览》曾探讨过“茅盾改书名”的原因,但只是做了简单的叙述,之后无论是文学史上还是文字学史上都很少探讨这一问题。从文字学视角入手,对“夕阳”和“子夜”溯源,并结合古代文献,尽量全面地讨论“茅盾改书名”所蕴含的文字学意义。
关键词:子夜;夕阳;说文解字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76-02
茅盾的著作《子夜》可谓是家喻户晓。1933年因《子夜》的出版而被称为“子夜年”,由此可见,《子夜》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部小说原来并非题名《子夜》,而是《夕阳》。《子夜》是在出版时才正式定名的。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部小说时,茅盾经过再三推敲,最终将这部巨著更名为《子夜》。
《子夜》的更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文学作品的题名是与文学作品的内容紧密相连的。《子夜》的更名看似是一个文学问题,事实上它蕴含着很深的文字学意义。正是因为“子夜”这两个简单的文字能完美地诠释茅盾写作的目的,才会使这样一位文学巨匠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定名为“子夜”。《子夜》始作于1931年10月,脱稿于1932年12月。1933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子夜》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部民族工业资本的社会命运的悲剧——一个刚强有为的民族工业巨子如何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的双重挤压下,又在工业革命的夹击中,一路奔突,一败涂地。
大家都知道茅盾倾注其毕生心血的作品更名为《子夜》必然是蕴含着大智慧的。但究竟含有怎样的智慧,许多人却不得而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免亦步亦趋。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子夜》更名的文字学意义。
一、“夕阳”所蕴含的意义
“夕”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夕, ,莫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祥易切。”意思是,夕,傍晚,月亮尚未露出全貌。“夕”字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夕”字和“月”字几乎一模一样,可见,“夕”与“月”早期很可能就是一个字。小篆的夕比月字少了一笔,表示月儿尚未露出全貌。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太阳落山了,一眉新月挂在了天空。夕的本义,就是指黄昏,傍晚。如《周礼·天官·宫正》:“夕击柝而比之。”《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唐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一过,夜幕便降临了。“夕”由此便引申出夜晚的意思。如白居易《秦中吟·不致仕》:“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夕不仅可以独立成字,也可以作为部首,以夕作部首的字大多意思与夜晚有关,如“飧”《说文解字》:“飧,餔也。从夕、食。”飧是会意字,从夕,从食。本义指晚上吃的食物。《说文解字》:“外,远也。卜尚平旦,今夕卜,于事外矣。”外也是会意字,从夕,从卜,表示在晚上占卜。
“夕”字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第1个词条的解释为“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如夕阳、夕照、朝发夕至、朝令夕改。第二个词条的解释为“泛指晚上。”如前夕、除夕、风雨之夕。
《说文解字》:“阳,阳高、明也。从昜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高朙也。暗之反也。不言山南曰昜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毛传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昜声。与章切。十部。许慎和段玉裁对阳的解释可概括出三个词条,词条一,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词条二,日;太阳。如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四十五:“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词条三,明亮;鲜明。如《诗·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傳》:“陽,日也。”《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阳”字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释义为:(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2)太阳;日光。如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如衡阳,洛阳。
根据“夕”和“阳”的释义,我们总结了“夕阳”两个单字合起来的主要意义。
(1)指山的西面。毛传:“山西曰夕阳。”柳宗元《愚溪诗序》:“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至潇水。”《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
(2)傍晚的太阳。晋庾阐《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三侠五义》第二回:“正遇着深秋景况,夕阳在山之时。”冰心《寄小读者》:“每天黄昏独自走到山顶看日落,看夕阳自戚叩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