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营造适宜人居环境
浅谈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营造适宜人居环境【摘 要】本文浅析了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部分不合理的现象,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建议,以期城市园林建设以有更好的发挥生态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多做贡献。
【关键词】生态园林;营造适宜人居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园林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偏重于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大面积的常绿草坪、大规格的外地珍稀树种、大量的模纹地被成了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的主格调,在绿化、美化的同时也给园林养护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现状一:单纯追求观赏性、装饰性,以草代木现象严重。
为追求视野的开阔及平面观赏效果,不栽或少栽乔木,只用草坪和地被组成大色块图案。但是这些图案只适合于图面欣赏或鸟瞰,却无法提供人们日常的游憩、遮荫等基本需要;园林绿地的基本生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为城市提供和保留清洁的用水。而单一草坪、地被的模式却违反了这一原则,需要消耗大量的城市饮用水。根据资料统计,草坪的管理费用是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绿地的三倍。由此可见,以单一草坪为主体的绿地建设是对城市自然资源的浪费。
现状二:南苗北调,大量引进南方珍惜苗木。
因气候原因,南方多为常绿阔叶苗木,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绿化“档次”,盲目予以引种,用以营造南方热带气候的绿化效果。诚然,广泛引种,丰富当地绿化苗木品种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之一,而未加驯化,盲目引种只能增加施工难度,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如我市在某临海绿地中栽植棕榈大苗木,因冬季气温过低,大部分苗木已经死亡,剩下的寥寥几株也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并无美感可言。
现状三:片面追求常绿效果,大量常绿草代替乡土草类。
常绿草属于冷季型草,草种大都从国外进口,绿期一般在300天以上,有的达到320天左右。本地草一般为结缕草类,如中华结缕草、狗牙根等,绿期较短。一般每年在6—7个月左右。栽植费用两者相差无几,而养护费常绿草则是本土草的4—5倍。从每年三月份起,两种草坪均需浇返清水,随着气温的增加,常绿草的浇水次数也需逐渐增加,到盛夏七八月高温天气,每周至少要浇两遍,且病虫害发生率也极高,平均每月至少要喷药两次,在其生长季还要定期施肥,按时修剪,夏季基本要保证半月修剪一次。而本土草坪在栽植成活后,基本不需刻意浇水,也不需要修剪,抗性强、耐践踏性强,且有自我繁殖的功能,为节约养护费用、节约用水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为了提高园林建设在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中的作用,节约投资和资源消耗,我们提倡建设生态园林,营造适宜人居环境。
一、加强生态园林观念,建符合生态习性的植物群落式绿地
1、建立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种群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的将乔、灌、草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里,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都能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从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且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而植物群落正是创造绿化空间环境的基础,因此,应以乔、灌、草来组成群落为绿化的基本单元。城市绿地中人工植物群落应模拟自然,将不同种类的乔、灌、草栽植在一起,营造适合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使光照、水分、养分、空气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随着季节变化,其姿态、叶色、花色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既有四季景观,又能加强生态效果。
2、努力提高绿地率,增加叶面积系数。
(1)要保证新建区的绿化面积,人行便道或停车位、小游园等硬化铺装的地方尽可能采用植草砖,以保证能尽最大能力吸收自然降水,同时也减少夏季地面的温度,增加绿地率;人行道等硬板材铺装处尽量用透水砖,其一可以吸收地表水,其二可以增加透气度,保证行道树的生长。
(2)合理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的群落式植物配置,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数,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植物的叶片,甚至枝干,都是净化大气的好手。有资料显示,当绿化覆盖率达到 40%时,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可由1.5mg/m?下降到0.75mg/m?;二氧化硫由0.3mg/m?下降到0.06mg/m?;苯丙a芘由3.0ug/m?下降到0.2ug/m?。
由此可见,由乔灌草组成的植物群落可以更好的发挥其生态效益,提高绿量。在城市有限的绿化用地上,营造最大的绿化空间,取得最好的绿化效果。而且还可以充分展示三维空间的丰富多彩。从城市美化的角度来说,复层结构应为植物造景的主旋律,可以创造更多的植物景观,而若以大面积草地点缀少量树木的种植结构作为主要模式推广应用,不但会造成土地使用上的巨大浪费,更会丧失大量的绿量和生态效益。
二、利用墙垣、峭壁,做好垂直绿
文档评论(0)